中職現在只有四隊 球員平均球齡只有5-6年
競爭太激烈
隊數少 投手球路容易被摸透
對戰組合單調
這幾個論點都快被大家講爛了
可是依舊看不到第五隊、第六隊的影子
就連隔壁棚半職業的581 都有七支球隊了
雖然制度比中職還慘 不過至少組合多(唯一的優點)
我忽然想到一個方法
大家以前都有打過系隊吧!!
通常系隊要是人數過多 報名比賽時會用AB隊來分
通常又以系籃居多 畢竟人數多 系壘系棒能組成一隊就不錯了(人口較少)
通常A隊都是隊上的菁英 以大三隊長為領導人物
而B隊則是以潛力新人為主軸 再放幾個大四鎮軍心
不過有些系的AB隊會故意互調 但畢竟是少數 基本上A隊實力都比B隊還強
那中職為何不試試看這種模式呢?
反正二軍制度這麼糟糕 不如把他們併入職業一軍
首先
可以把四隊 分成八隊
兄弟A 兄弟B 米糕A 米糕B等等
以兄弟來舉例
A隊可以把壯年巔峰期的選手放進去
像是雙張、我基、蔣、周、大師兄、王爸等等
B隊則是讓年輕人有更多的機會出賽
雙子星連線、虎王、志龍二世、潘、蘇偉、+G等等
再加上老明星恰恰跟威助
老將們就不會這麼快退出職業舞台
而且B隊的票房也不會輸給A隊太多
八隊的對戰組合 C8取2
怕有些人算太慢 我幫你們算好了
總共是28種對戰組合
還會有許多話題
例如兄弟內戰、富邦內戰
或者是兄弟B下剋上擊倒統一A 黑馬逆襲之類的
精采度一定UPUP
票價也可以用浮動制
例如雙A隊互打 實力最堅強 票價最貴
雙B互打 可以用促銷方案 讓更多人關注新人的成長
這樣那些年輕選手就可以有大量出賽空間
還能讓教練團看到
我面對A隊的投手或打者 表現是否優異
而也可以看的出來那些選手對上較弱的球隊能打得更好
更能準確分析數據
是不是遇強則強 虐菜專用等等
至於AB兩隊一個禮拜能調換人選一次
要怎麼樣讓兩隊都能保持競爭力
就得考驗球團的手腕了
原先的單季120場 可以改成60場或80場
這樣一來選手也不用這麼疲累
一個禮拜 穩定3-4場即可
投手也能好好休息 不會有天天X系列上演
季後賽就取4隊晉級 不過會避開內戰上演
例如戰績是
1 米糕A
2 富邦A
3 兄弟A
4 米糕B
則改成米糕A打兄弟A 富邦A打米糕B
依此類推
其實也不用改成AB隊 不好聽
可以學學MLB或是NBA的小聯盟或發展聯盟
另外取隊名
像是中信兄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