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瘦菊子
積極準備東山再起的「平成怪物」松坂大輔,受矚目的程度也許不如大谷翔平,可畢竟前
大球星動見觀瞻,加上一周練投594球,隔四天進牛棚又投了185球,量之大教我驚訝不已
。
大聯盟春訓一開始不會衝很快,暖身活動筋骨而已,再來牛棚練投50球左右,因人而異,
先發接近開賽的三月底漸增到90球,循序漸進。不冒受傷的風險。經典賽投球數限制,第
一輪65球、第2輪80球、決賽95球也是這個道理。
日本訓練觀念、方法、模式和大聯盟不同,春訓時間、目的也不一樣。日本春訓還包括基
本體能、技術訓練,春訓期當然長一點。一軍球員地位沒有是一定的,在春訓依然很拼。
而大聯盟一切要到季賽來見真章,投球數的觀念也是,投球量要用在比賽裡才有效益,而
不是花在練習上。
10年前,松坂大輔剛和紅襪簽肥約時、討論他的「魔球傳說」十分熱烈,神似的。前兩年
也的確投出成績,卻在2009年經典賽後陷入低潮,和球團有不少摩擦,投一場好球沒問題
,投不好問題一堆,加上媒體繪聲繪影就更嚴重!
印象中爭議大致有兩點,都跟投球數有關,一個是松坂習慣以很大量的球數熱身,常超過
百球;另一個是,他有一局爆的狀況,教練認為控球太差換下來,但他覺得投越多會越好
,甚至肩膀略感不適,按日本某些傳統做法,就多投一點就沒事,這恰恰是美國棒球所反
對的,甚至覺得不人道。
以大聯盟生涯數據看,他球數25球前挨轟數和保送,都比其他高,50球後三振/保送比變
好,百球後挨全壘打機率低。發生爭議的2009年,百球後的被安打率最低,50球至百球的
OPS高於其他階段。就看得出為什麼他堅持多熱身,可這點是紅襪教練無法認可的,因為
投球數就代表一種耗損。由結果論看,要投200球沒人管你,但怎麼允許一局掉5、6分的
還站在投手丘上。
當時「Dice-K」認為,日本人肩膀與美國人不同,特別強調不是為自己,也為以後挑戰大
聯盟的日本投手發展著想。現在他在春訓初就大投特投,看來依然堅持熱投,好像鐵打的
手臂,即使受過傷,也不顧一切,以符合自己模式的大燃燒來復活。
但球數的限制到底是保護?還是一種框限呢?投球越多本就越耗損肢體及機能,增加受傷
的機率。現今保護措施與運動防護進步,不過投手開刀沒有減少,有老投手反倒覺得是投
太少,造成受傷。另一派研究認為,與食物和生活習慣,或者打者強度及比賽場次增加有
關。還有就是個人差異,沒有一種訓練機制,可以適合每一個人。
也許松坂大輔就是那種慢熱,要練二百球才覺得身心舒暢的投手,卻不是每個年輕投手都
可以模仿的。畢竟到生涯尾聲,把他這種一天練投近兩百球的訓練,視為置死地而後生的
「野球魂」大燃燒就好,看看新球季是否真能復活,創造松坂奇蹟,但幾乎自虐式的練投
,別隨便嘗試為妙。
https://goo.gl/0OSlrI
作者:
johnwu (就是醬)
2017-02-13 14:08:00練投那麼多球 比賽被打爆也沒意義啊
作者:
wisehuang (èªçœŸé»žï¼)
2017-02-13 14:22:00的確MLB的訓練讓受傷的比率或人數有下降嗎?還是說以前也很多人傷,至是不一定會被發現?
作者:
BlGP (ツンデレ大好!)
2017-02-13 14:47:00只是運動科學的一種統計結果 松坂就是那種慢熱型的
作者:
AloRaiVet (阿隆索˙雷克南˙維特爾)
2017-02-13 14:52:00現在投球那一副德性 不管牛棚熱幾球 都一樣上去爆的
作者: kenike 2017-02-13 15:00:00
一堆打一兩年就去開TJ
作者:
rei196 (棉花糖)
2017-02-13 15:19:00期盼牛肉打臉肉橘子
作者:
CImbX (霸丸子)
2017-02-13 15:19:00和田毅也這樣跟金鳥講 結果也是倫
作者:
azzo (以 guest åƒè§€)
2017-02-13 15:54:00100球後,當然安打跟全壘打最少,因為已經要換下場了
作者:
azzo (以 guest åƒè§€)
2017-02-13 15:55:00根本投不到幾人與幾球
作者: leeshawn (Just Do It !) 2017-02-13 17:11:00
人家百球後的數據是比率又不是總數,有什麼問題嗎…
從來不覺得MLB的使用方式比較保護投手~只是資方能藉此獲取最大利益而已~投一休四就是最好的例子
作者:
diskguy ( )
2017-02-13 21:05:00投一休四其實消耗很兇的
作者:
oldTim (TIME WILL TELL)
2017-02-13 22:54:00用投手開刀人數來評斷兩不同世代何者不易受傷,是有盲點的以前運動科學較落後,很多傷不是沒救了無法開刀就是誤診
作者:
elve7878 (Rev34)
2017-02-14 00:27:00成績說明一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