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tp://www.tsna.com.tw/tw/news/show.php?num=8075&page=1&c=2
作者:麥卡貝sports ‧ 2017年02月15日 16:23
http://imgur.com/a/iRbiD
中華隊。(TSNA資料照)
原文經麥卡貝Sports授權刊登
作者/卓子傑/活力熊
第四屆經典賽的腳步近了,提前升溫的棒球熱,溫暖今年的農曆假期,隨著賽期接近,不
只亞洲諸國如:日本、台灣、韓國的徵召議題受到廣泛討論,就連美國隊本身對大聯盟球
員的徵召也有許多球迷探討。
在 FB 棒球粉絲團、社團和 PTT及其他論壇,不乏球迷批評:「大聯盟自己辦的比賽,大
聯盟的美國球星都興致缺缺,不如不要辦。」持此論調者,對於經典賽舉辦的核心價值並
不理解,在此點上前輩好友、棒球作家文生大叔在他早先的文章〈不如不要辦的經典賽〉
中述說得很清楚,以下重點摘要文生大叔文中的觀點。
1. WBC 核心精神是推廣棒球運動:大聯盟舉辦經典賽的目的,從來不是要讓頂級球星拚
死拚活,而是藉著以國家為單位的方式,在全球各地進一步推廣棒球這項運動。 經典賽
是受世界棒壘總認可的國際性棒球比賽,不是和12強打對臺,而是和12強相輔相成,一起
讓棒球在世界上更受重視。
2. WBC 打造層級最高、最頂尖的棒球賽事:世界盃走入歷史、奧運棒球項目存廢不定,
只能靠經典賽成就世界成棒層級最高的比賽,大聯盟是主辦單位。
3. 自由比賽、自由國家、自由參賽:面對經典賽,選手可依自己個人的狀況做衡量。有
多少頂級選手願意參賽,是參賽國自己要面對的問題。大聯盟是主辦單位,但也只是主辦
單位,大聯盟沒辦法規定選手不打經典賽、或強迫選手打經典賽;打造賽事高規格是主辦
單位的責任,但徵召和組訓則是各參賽國的責任,是否同意打比賽,是選手本身和所屬職
業球團的決定。
4. 徵召大咖失利,方見真實國力:「少了大聯盟選手加持,一個國家還能展現多少實力
?」這才是經典賽最想反映的狀況。如果沒有大聯盟選手助拳,國家隊實力就一落千丈,
那老喊著「棒球是國球」的國家,就該認清現實,設法真正提升國內的整體棒球實力。
美國與亞洲諸國 看待經典賽各異奇趣
文生大叔的文章在經典賽舉辦精神面闡述已非常清楚,我想補充的是「亞洲諸國看待經典
賽的角度」,由於角度不同、目的不同,造成後續徵召、組訓、建軍和戰力結構及結果,
都呈現不同面相。
在我之前的專欄〈看看別人怎麼作 日本武士奪回世界一的組訓制度 〉中,我曾介紹過日
本隊 2013 年後為了奪還世界一,採取了更好的組訓制度,當時有人問:「學日本哪裡好
,為什麼不學美國?」我則反問:「美國這方面比日本好嗎?」
我想,他可能把美國籃球夢幻隊的狀況跟 MLB 選手參加經典賽混為一談了。這兩者的狀
況和參賽積極度是迥然不同的,雖說近年 NBA 球星參加美國隊意願較過去下滑,但響應
徵召程度還是比棒球來的踴躍。
Anyway,靠國際賽事拉抬本國職棒熱度,不是只有台灣有此現象,日本、韓國都是如此,
亞洲棒球列強對於老美舉辦的 WBC 向來抱持不同程度的野心。尤其是長年位居亞洲龍頭
地位的日本,透過奧運或 WBC 戰果來宣示自己在世界棒壇進逼美國霸主地位的雄心昭然
若揭;而近十年來突飛猛進的韓國,這方面野心亦不下日本,在各大國際賽中都緊咬「侍
JAPAN」不放,更有打敗美國和中南美強權的實力。亞洲棒球強國無不希望透過國際賽的
成功,達到刺激國內棒球經濟、宣示霸權和撫慰民心等目的,只是渴望、用心的程度不一
而已。
基於上述利益,日、韓(尤其是日本)面對經典賽的徵召和組訓充滿企圖心和積極變革的氣
息,職棒和協會也會基於共同立基點,溝通出一條可合作的道路,由職棒聯盟主導大局,
協會作為基底後援,整合國內棒球人才和資源全數投入國際賽,即使不乏球壇大老檯面下
的強勢運作,但出征前數年就能對目的有共識,槍口一致對外,整合資源打造亮度最高、
亞洲最強的國家隊,日本隊建軍的企圖心,比美國更貼近 WBC 賽事希望看到「全世界頂
尖球員對決」的初衷。
美國人怎麼看待經典賽?首先,職業球團對於球星打 WBC 的態度趨於保守,因為大聯盟
已是世界棒球最高殿堂,即使沒有 WBC 桂冠加持,也不會動搖他們「世界最強」的地位
,老美稱 MLB 的冠軍賽叫世界大賽(World Series),管 NBA 冠軍隊伍為世界冠軍
(World Champion),你可以說這是傲慢,但實際上能稱霸美國職業運動的隊伍,對世界上
多數球迷而言,是毫無疑問的世界最強,因此球隊對於選手參賽不抱持鼓勵態度。
此外,美國頂尖球星為了能在世界最高棒球殿堂有個完美的生涯,為長久利益著想而婉拒
國家隊徵召者所在多有,因為美國職棒不需要靠國際賽桂冠證明自己、撫慰國民,更不需
要靠經典賽刺激票房和棒球熱度,棒球已是美國人生活的一環,不可能、也不需要靠國際
賽成績拉抬。
由於國情不同,看待 WBC 的角度不同,也因此雖然經典賽的主辦單位是大聯盟,但美國
人在組成國家隊過程較為順其自然。反倒是亞洲和中南美洲棒球強權,有機會在老美舉辦
的一級賽事中挫挫山姆大叔的銳氣,組成比美國隊更為強悍的國家隊。
當然,美國的賽事規格、給國手的待遇,絕對都是全球最高規格無疑,但這跟組訓制度是
否完美則是兩回事,在組訓制度、契約、訓練和默契培養的相關作法,日本隊確實比較積
極,因為日本想要「奪還世界一」這個虛幻桂冠的慰藉,所以以小久保國家隊監督合約為
起點,打造四年的世界一奪還計畫,日本是真的要來打仗的,真的想搶世界第一的,不管
老美是否輕鬆看待這個賽事,只要是美國辦的、日本贏的,就可以了。
亞洲棒球國家或多或少有這種情節,不只台灣,日本、韓國其實都是,世界競技地位過去
好像總低美國一節,被貶為次級(或次次級)聯盟,缺乏世界級大賽奪冠的強權血統證明,
總覺得:「X!我們的紀錄都被別國笑自爽。」其實別的國家有時根本沒在笑(好吧!或說
,就算有人笑,也沒我們自己以為的這麼多人關注,多數時間都是我們自己人在笑自己人
)。總而言之,就是因為長年有這種情節,進而想:「等我國球員往後在最高殿堂揚眉吐
氣、或我們的國家隊在一級大賽打敗美國,看誰還敢再笑我們。」想到此,那種潛意識的
自卑感就被拯救了。觀察各國球迷的論壇中,可以發現這種情節是亞洲球迷共有,台灣一
直渴望打敗日、韓贏得救贖,而日、韓想打敗的對象先是彼此,然後是美國。
日職在野茂英雄證明頂尖投手可以在美職生存後,又覺得自己被說「只是投手聯盟」不爽
,後來鈴木一朗和松井秀喜在大聯盟的表現,又證明日本頂尖打者同樣可以稱雄美職,這
種民族救贖在 2006 年日本以不死鳥姿態奇蹟晉級,又逆勢奪下冠軍的首屆經典賽中達到
極致,即使日本人完全知道美日實力落差依舊存在,但他們仍需要這種救贖,這也是為何
當年領軍的王貞治監督在日本地位達到嶄新的高度,因為他完成日本人「世界第一」的野
望。
我必須說,亞洲的職棒票房,也還真的挺吃「國際賽靈藥」這一套,雖然日本已經是亞洲
棒球金字塔底部最堅實、最接近棒球生活化的亞洲國家,但國際賽成績對於職棒票房仍有
貢獻,這點在台灣更是如此,2001 年的世界盃挽救了一次職棒低靡、造就過一波熱潮、
2013 年經典賽晉級八強,又一次拉抬低靡數年的中華職棒票房,四隊也順此浪潮輔以行
銷,這三年來,中職票房仍呈逐年上漲趨勢。整個亞洲,對於大型國際賽事,確實比美國
存在更多幻想。
此點,正可回應持「美國球星都不想打,經典賽不如不要辦」的球迷們。
「其實台灣可以選擇不要打,會有其他國家參加,真的。」
經典賽的核心價值是推廣棒運,賽事沒有非台灣不可,但台灣的棒壇主導者們,基於各種
利益考量,倒很渴望參加經典賽,誰比較需要誰?其實很明顯,這就是現實。
台灣未來面對大型國際賽的組訓制度該走向何方?要回答這個問題,必須先認清台灣參加
經典賽(或奧運、十二強、或任何頂級國際賽)的目的為何?如果骨子裡參賽目的符合亞洲
諸國的共同目標:「盡可能爭取成績、刺激國內職棒票房、撫慰國人心情」云云,那就好
好學習日本,因為訴求方向大致相同,只是我們不是要搶世界第一而已。
台灣現行的組訓模式其實就是沒有模式,永遠都是「比賽快到了,找個倒楣鬼帶隊去比賽
。」這種對教練、國手們「有功無賞、打破要賠」的臨時徵調成軍模式下,能打出成績靠
得是選手締造的奇蹟,過去陳金鋒時代如此,在後陳金鋒時代依然如此,雖然近代台灣打
者打擊實力普遍提升,但總體戰力仍無法秤斤論兩跟已採取制度化的日本組訓模式相提並
論。是的,即便「侍JAPAN」可能少掉臨時因傷退賽的大谷翔平,日本成熟的建軍制度和
槍口一致對外的資源共享模式,其組訓紮實度依舊屬於世界頂尖。
文章來源:麥卡貝Sport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