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經典賽,D組首戰,義大利在九局下半近似瘋狂的拿下五分,
逆轉了墨西哥隊,讓許多專家球迷大吃一驚,
更讓這隊歐洲強權在掙扎的D組中開創了新的局面。
這一戰的背後,是義大利辛苦改革的初芽。
時間回到2015年11月,當時讓許多台灣人成一夜球迷的義古大戰,
義大利使出渾身解數,近乎完美的封死古巴的打線。
雖然吞敗卻贏得許多台灣球迷的喝采
然而當時總教練Marco Mazzieri並不滿意義大利隊球員的態度,
送機前,球隊瀰漫著低氣壓。也很難想像未來義大利要如何重返歐洲強權的位置。
然而義大利的改革,並沒因P12的失敗而停下來。
首先要先談一位關鍵角色的離去:Bill Holmberg
Bill Holmberg是義大利國家隊過去最有經驗的投手教練,
2015年他曾和我透露,這會是他最後一次帶隊。
身為熱情無比的邁阿密人,我一直以為他在講玩笑話,
然而此次教練團名單卻完全沒有他的影子,
似乎代表他的心意已決。Bill作為小熊隊的球探,促成了此次熱身賽的對手,
並持續在Tirrenia的訓練中心培訓年輕球員,為義大利棒球灌輸新血。
然而少了Bill,義大利本身就貧弱的投手群該何去何從?
教練團的改變,還包含了Nick Punto的加入。
過去曾披上義大利戰袍的這名MLB老將,今年加入了義大利隊的教練團,
試圖將打者經驗傳給這隻新時代的藍衫軍。
如果拿這次的名單和過去幾屆比對,陌生的面孔更多了,
而且只會越來越多,義大利本土投手一直以來都是國家隊的痛點,
也因此WBC在投手的選擇上往往都是徵召有小聯盟經驗的球員,
例如這次的Luis Lugo和Trey Nielson,在P12時就先徵召至隊伍中,
並計畫將他們培訓成國家隊的固定班底之一。
義大利此次的球員,主要還是以MLB為主體的球員,雖然不是王牌球員,
但也和義大利有過合作經驗,例如皇家的Drew Butera, 海盜的Francisco Cervelli,
藍鳥禁藥風波的Chris Colabello, 左右皆可投的Pat Venditte等等,
相信有看MLB的人都比較了解他們。
相較之下,義大利本土有選上的球員,義大利傳統巨砲Mario Chiarini,
IBL火紅球員同時也是18U總教練兒子Sebastiano Poma,
波隆拿著名游擊手Alessandro Vaglio,
P12曾讓中職有興趣的投手Alessandro Maestri,
以及首位進軍MLB的義大利人Alex Liddi等等,
如果沒有他們的加入,這個義大利隊就不完整。
義大利棒協(FIBS),非常清楚義大利在棒球上的缺陷:人口基數的不足。
因此義大利雙管齊下:先是積極在各地辦理兒童棒球營,
尤其是Grosseto(Marco Mazzieri的家鄉), Parma, Nettuno, Rimini等地。
這些地區都是強隊的所在城市,藉由球隊和小朋友互動,
希望能讓更多小孩子投入棒球運動。
再者,成立IABF(義裔美國人棒球協會),強化向心力,
讓徵招球員更為順利,同時吸引新的球迷。Mike Piazza也是協會的推手,
而FIBS最終的目的,就是希望能徵招更多像是Luis Lugo
這類的新世代義裔球員加入國家隊。
義大利棒球聯盟(IBL)近年也有一個趨勢,鼓勵球員旅外,
並不斷拉攏外籍教練及球員到義大利執教,例如前陣子一名P12外野手
Paolino才到多明尼加聯盟闖蕩,
或是像前Rimini總教練Orlando Munoz那樣的委內瑞拉教練,
義大利大膽的嘗試,試圖加速義大利棒球的進步。
我曾經在過去的文章中提到,義大利的棒球面臨了非常大的困境,
不只是實力的問題,還有營運問題:一個賽季五個月僅40場、半職業的制度,
以IBL決賽進場人數大概可以到1000人左右,但是在賽季期間大概僅有400-600人,
這還是強隊對決的人數。如果一個運動能在國際發光發熱,勢必能在國內吸引更多人。
義大利隊一直都是支驚奇的球隊,球員、教練、球風、民族性都是如此。
這次的WBC之旅,或許就是P12後重新站穩的機會,而今天只是個開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