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像沒有OP
為什麼荷蘭每年花16億培訓運動員,全民都願意買單?一場棒球經典賽後的反思
撰文者韋岱思
http://www.businessweekly.com.tw/article.aspx?id=19264&type=Blog
今年的棒球經典賽,台灣再次吃鍋貼了。
棒球是台灣最熱門的運動之一,台灣人關心國家隊的表現,像台灣對荷蘭的比賽,很多學
生還來找我嗆聲:「老師,下午台荷大戰,你準備好輸到脫褲了嗎?」
可惜的是,這次台灣又輸給荷蘭了,不只輸給荷蘭,還輸給南韓跟以色列,三場比賽,我
的FB都被「四海遊龍」(編按:雖敗猶榮)給洗版了。
有些台灣球迷馬上把矛頭轉向台灣棒球協會,批評棒協行政效率低落、沒有照顧好球員,
使得球員過勞、也無法說服中職允許國家最優秀的球員參加國家比賽,甚至為了「護國球
」有人已準備上街頭抗議。
也許球迷有這樣情緒性的抱怨,是因為台灣棒球的表現一直以來都不理想,從2006年的棒
球經典賽開始,台灣只有在2013年進複賽,2006年、2009年及2017年都在預賽就打包回家
了,明明是國球,台灣在棒球經典賽中往往表現地不如預期。
台灣在其他的運動選項表現也平平,像台灣在整個奧運的歷史上,總共拿到兩面金牌、七
面銀牌、十二面銅牌,以奧運史以來拿到最多獎項的個人運動選手飛魚菲爾普斯(
Michael Phelps)來比較,他一個人就拿到28面獎牌,比台灣有史以來累計的數量還多。
台灣一直無法在國際賽事抬頭的原因,不只是棒協的行政效率低落,這背後有一些結構性
的因素與政策差異,只有勇敢地面對自己的不足,向其他國家學習,才能找解套辦法,訓
練出世界級的運動選手。
荷蘭人口跟台灣差不多,但是在各個運動表現上可以算是強國,以奧運來說,荷蘭在歷史
上總共拿過115面金牌、123面銀牌及139面銅牌,總計為377項獎項,是台灣的18倍!
荷蘭人口1700萬,台灣人口2300萬,為什麼荷蘭人口明明比台灣少,但是運動表現還比台
灣好這麼多呢?答案非常簡單,因為荷蘭政府認為運動很重要,想在運動界成為世界十大
國,所以願意投資職業運動,為了創造與維持一個一流職業運動選手的環境,荷蘭政府每
年願意花五千萬歐元的預算,(約新台幣16億)在培育運動選手身上,這是全民辛苦繳納
的稅金,而在荷蘭卻少有人抱怨「我繳的稅怎麼用在這種地方?」。
這個五千萬歐元的經費,是讓有運動管理專業的協會提供最佳的運動設備、培養與照顧運
動選手的專業教練團隊,並且減少運動員在金錢上的壓力,每分錢都花在刀口上。
當然五千萬歐元是一大筆錢,為什麼荷蘭政府跟人民都願意買單呢?
荷蘭政府認為,運動選手表現好的話,可以提升全國人民的團結,創造大家的共同記憶,
譬如說荷蘭足球隊在世界盃上踢了幾次很精采的比賽,或許是進球進得特別漂亮(1998年
世界盃荷蘭對阿根廷),或許是比賽分數很光榮(2014年荷蘭贏西班牙5比1),無論如何
,荷蘭人都會記得那天在哪裡跟誰一起看比賽,這種全民記憶裡的榮光,也變成荷蘭認同
的一部分。用台灣的話說,「這就是愛荷蘭啦!」
另外,像荷蘭運動選手Anton Geesink在1964年東京奧運中拿到柔道金牌,是日本柔道選
手第一次輸給外國人,日本柔道社群因而非常敬重這位選手,間接提升了「荷蘭」這個品
牌。
國際肯定,我想這是台灣最需要的吧!每次到國外旅遊,當地人問我來自哪裡,我回答荷
蘭後,當地人常很興奮地開始跟我聊荷蘭歷史以來最有名的足球員(Cruijff!Gullit!
van Basten!Sneijder!)如果台灣也出了幾個國際間有名的運動員,這樣在地的「台灣
之光」會比在美國發展的林書豪、王建民更來得令台灣驕傲!
政府希望荷蘭選手的表現有激勵作用,讓民眾也加入運動的行列;在荷蘭,知名的運動選
手常常參加工作坊向民眾介紹各種運動。因為政府認為可以花這筆「小錢」可以節省醫療
制度花費這筆「大錢」。
總而言之,台灣運動選手表現不理想,不只是因為棒協無能,而是因為台灣政府並沒有編
列足夠的預算經營、培養運動選手的環境,往往只以一筆獎金鼓勵那些「已經得獎」的選
手,而不是投資在環境、設備及教練等軟硬體培養環境上。從荷蘭的例子我們可以學習到
,政府願意付出這筆錢,國家可以培養出世界一流的運動選手,而好處絕對不是只有領到
獎金的運動員,相反地,全民都會受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