借標題一問
有沒有人還懷念過去洋將可以鏽很煞氣中文名字的年代
近期例如:神盾 力猛 雷力 武奪
如今中職洋將都鏽中規中矩的英文名字
感覺少了一味
有人也有同感嗎?
※ 引述《clivelan (克里芙)》之銘言:
: 原文恕刪......
: 有一天,也許中華職棒紅到全世界,
: 但外國球迷或許納悶,
: 為什麼臺灣球員一堆 C.C.LIN ?
: http://i.imgur.com/xDvANr0.jpg
: 他們其實有各自不同的發音與名字,不是嗎?
: 即便學過英文,也無法輕易辨識唸出的縮寫英文譯名還要用多久?
: 現實是咱們的球員還沒紅到像大聯盟那樣,
: 不用名字背號都能讓人認出,
: 況且國內球場看板資訊也不如人家充足。
: 所以在達到那境界之前,
: 仍然企盼國內球團考量球衣姓名的真正功能性為何?不妨站在多數球迷的立場想想,原文
: 推爆的原因何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