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引述《hitots (哈拉)》之銘言:
: 在國家隊原住民投手比例也差不多是三分之一到半數
: 可偏偏登上大聯盟的人數卻不符這個比例
: 這就一定有原因,而不是說樣本數太少不值得討論
: 家庭經濟因素很可能是主因
: 也許還有其它原因等待發現
「家庭因素可能是主因」,我認為不一定。
我自己認為的原因,是原住民球員太強,太早顯露鋒芒,導致手臂在少棒時期
就過度使用。
反而是非原住民球員,會給教練一種「漢人不會打棒球」的刻板印象,
,一旦投不好,教練就有點不信任馬上換下場,換上了自己信任的原住民
投手。反而原住民投手就算投不好,教練認為他就是唯一王牌投手,會叫
他繼續投。
一樣是投手,我相信原住民投手在少棒時期投球的份量,可能比非原住民投手
還多很多。
少棒時期手臂過度使用,等到了20歲以後,後遺症就出現了。很多好投手就是因為
國小時期的手臂慢性傷害,到了成年後以無法挽回,限制了成長的天花板。
這是我個人的看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