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於目前中職其實這議題某種程度來說不怎重要
中高階以上的選手其實有無簽約金這不是太重要
低階選手才有差異
個人看法就幾點
1.旅外回歸的多數中高階選手在薪資上都有提升
這些人回來並不是領10萬左右這種薪資,多數月薪都有特意拉高
2.近幾年回歸中職的旅外,多數都會談複數年合約,並不存在著隔年減薪問題
除非月薪談不上去,狂加一堆激勵或特殊條款才有可能
這類案例印象中是不多,案例大概就羅嘉仁那種
但羅嘉仁那也可說是自找的,保留兩個月旅外議約期間領底薪
3.對於中高階選手其實差異不大,以林哲瑄為例
月薪45、45、50,如果給500萬簽約金,月薪是否也可能變30、30、35?
這兩者在總值上差異並不大,但如果為了簽約金從前者變後者這意義不大
4.當然不是人人都是釣蝦,對於低階選手來說其實就有差異了
該思考的是這些低階選手如果當初直接投入選秀可以拿到多少簽約金?
這是個問題
如果是中職頂尖新秀變1A以下選手,這的確是損失不少
但換個角度,如果本來就只是個中後段新秀,損失差異會這麼大
某方面來說個人認為這是場賭注
想辦法洗個2A以上的資歷再回台,反而能談的都比簽約金高上不少
其實該看的是複數約總值,中職目前是沒簽約金制度
但實質上都是灌到月薪去
對於多數旅外選手來說差異並不大
不認為工會會去吵這點
一來旅外多數選手沒損失
二來不是人人都是旅外選手,且旅外佔的比例也不高
※ 引述《suzhou (☂☁☁☁☂)》之銘言:
: 當年李文彬跑出來為難余文彬
: 開啟旅外回來打中職的選手再也拿不到任何簽約金(之前的有)
: 雖說這幾年都用月薪的方式偷偷補回來
: 但有時若遇到不慎受傷,隔年還是可能被變相減薪甚至提前退休,相對保障較差
: 國外職棒幾乎每個球員跟任何球團簽約,無論長短,都有領一筆可多可少的簽約金
: 反正錢先入袋為安的概念
: 尤其是一些低階旅外,他們出國可能就領的簽約金很低了,回國還是沒賺到多少錢
: 中職這兩三年幾乎都是富爸爸們在玩球隊了
: 這個旅外不給簽約金的默契,有辦法被哪支富爸爸球隊給衝撞改變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