針對韓職部分 我找兩個球員FA轉隊來舉例
一個是朴鎮萬
當年能把韓國隊在2006WBC 2008京奧 兩次國際賽用完美的防守守住勝利
他的價值不比李承燁當時驚天一轟還遜色
他職棒生涯前期是個游擊長槍,
不過當他生涯後段在三星獅時
尤其2008京奧他的出色表現
三星獅即使知道他已經滿身痛痛,開始衰退
還是開了總和一年12億韓元(約台幣3600萬)的合約跟他續約
他即使年紀大了 用手套還是很能賺錢啊
另一個例子,則更是值得動容
孫時憲
這位2013WBC的游擊
其實他生涯是從育成球員出發,當年是雜魚中的雜魚 砂礫中的砂礫
生涯打擊能力普普,不過很像陳瑞振,
壘上有人該推進就能推進,該打回分數就能打回分數
他當初原本2009WBC就有機會入選,不過好死不死去當兵受訓時間卡到
然後等到他幾年前一取得FA資格,
剛成立的NC恐龍隊恩師金卿文就趕緊找他加入
4年總合合約30億韓元(約台幣8000萬)
目前在NC打後段棒,最重要貢獻還是防守價值
試想,如果中職的各領隊們,會開至少達鴻的合約來簽陳江和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