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製造走下坡 大聯盟本土球員已輸人一截
今年可說是大聯盟外籍球員最為揚眉吐氣的一年。球季開打前,大聯盟官方就發布:本季
的外籍球員比例創下新高來到29.8%─打破了2005年的29.2%紀錄。而且259名外籍球員分
別出身自19個國家及地區,也打破了去年的紀錄。30隊中最誇張的遊騎兵隊甚至全隊有超
過一半是外籍球員(14人),而且來自六個不同的國家。
外籍球員不但人數(量)不斷成長,表現(質)跟美國本土球員相比也毫不遜色。根據Ba
seball Reference數據網站,目前兩聯盟WAR(勝場貢獻度)最高的野手都是外籍球員—
—分別是太空人的「小巨人」委內瑞拉籍二壘手亞土維(Jose Altuve,6.9)及紅人的加
拿大籍一壘手瓦托(Joey Votto,6.1)。就連美聯第二名的天使游擊手西門斯(Andrelt
on Simmons,6.4)也是來自荷屬古拉索;而國聯第二,最近打全壘打如喝水的馬林魚巨
砲史丹頓(Giancarlo Stanton,6.0)雖然出生於美國,事實上也有波多黎各的血統。
除此之外,征戰大聯盟多年的外籍名將今年紛紛締造各項紀錄。先是鈴木一朗超越了巴拿
馬籍名人堂打者卡魯(Rod Carew),榮登外籍球員生涯安打王。緊接著遊騎兵明星三壘
手貝爾崔(Adrian Beltre)也成為三千安打俱樂部成員,未來還很有機會取一朗而代之
。天使一壘手普荷斯(Albert Pujols)則在上週刷新外籍球員的生涯全壘打紀錄。除了
這三位幾乎篤定入選名人堂的球員外,「高齡」44歲猶是一尾活龍的柯隆(Bartolo Colo
n)在成為大聯盟第18位對30隊都拿下勝投的投手後,也以外籍球員勝投王為目標繼續奮
鬥中。
外籍球員在大聯盟發光發熱,美國本土球員的地位則備受挑戰。據Fangraph數據網站的統
計,自21世紀以來,貢獻度最大的野手以普荷斯領軍,有一半是外籍球員。如果把來自多
明尼加,出生於美國的羅德里奎茲(Alex Rodriguez)也算做是外籍球員,這排行榜上的
前四名就全都由外籍球員包辦。投手方面雖然不像野手這麼極端,但也一直有著馬丁尼茲
(Pedro Martinez)、山塔那(Johan Santana)、柯隆及水手的「國王」赫南德茲(Fel
ix Hernandez)等賽揚獎巨投輩出,打破過去這獎項幾乎清一色由美國本土球員壟斷的局
面。至於救援投手,外籍球員的佼佼者就更多了。目前兩聯盟的救援次數排行榜上,包括
美聯救援王克拉梅(Alex Colome)、道奇終結者簡森(Kenley Jansen)在內,有一半都
是外籍球員,這還不算上古巴出身的洋基火球男查普曼(Aroldis Chapman)。
台好手接踵跨海叩關挑戰,而且球隊的觸角越來越廣,甚至連立陶宛、南非等國的球員都
首次出現在大聯盟舞台。反觀在美國國內,美式足球是最受歡迎運動項目的常態始終沒有
改變。也因此本土運動員在學生時代雖然會同時從事多項運動,兩棲甚至是棒球、籃球、
美式足球三棲,但離開學校後首選往往是鎂光燈最多的NFL。
同時不可諱言地,仍有許多黑人青少年來自中下階層,居住在環境較差的所謂「內城」(
inner city)。他們在生長階段中打籃球要比從事花費明顯較高的棒球運動容易得多,當
然會以打進NBA為第一志願。雖然大聯盟官方早已發現此一狀況並開始在黑人社區紮根推
廣基層棒球,但短時間仍難以看到成效。甚至在美國傳統社會之中,足球也已取得一席之
地,開始跟棒球爭搶學齡運動員的大餅。
對美國人來說,棒球已漸漸成為年長者愛好,闔家前往觀賞,卻不一定是年輕人會身體力
行的運動。就連年初的WBC經典賽由美國奪冠,都不見得能夠激起美國人對「國球」的熱
情。反倒是去年由小熊跟印第安人對決的冠軍賽,兩隊共有多達11位外籍球員在名單上,
才像是名符其實的「世界大賽」。長此下去,或許有一天,美國人心目中父子在自家後院
傳接棒球的美好印象將不復見。取而代之的,會是像足球一般,來自世界各國的球員活躍
於各個城市的球場之上,美國就此成為一個棒球的「輸入國」。
https://udn.com/news/story/6999/26676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