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題 從規則角度看 像擴編一樣
因為一軍只有25個位置
過往擴編通常是給實力還排不上球隊前25的新人試試看
那麼如果特別訂定條規則給準備引退
不過實力排不上球隊25人名單的球員
應該也是可行的
從團隊角度看
如果要拉上一名老將辦引退儀式
那麼勢必要下放一名原本在一軍的球員
尤其在現代棒球分工細膩的情形下
等於會影響到球隊原本的戰力佈局
使得在爭奪排名的時刻更不容易拉老將上來
可以訂定比如說
欲任意引退之選手 可球隊向聯盟申請
在原一軍名單外擴編登錄一軍3天
3日後該選手即為任意引退
等於說給選手榮退的舞台
讓球隊球員都有面子
從過往的例子
引退日本身就是一個很好的行銷主題
很多一代名將的引退日其實票都是供不應求的
像去年鋒哥的引退日 觀眾是爆滿的超過2萬人
甚至贏過所有精心策劃的大趴
如果引退日能從一天變成2或3天
原本買不到票的球迷
都能在其他天順利化身成為票房($)的一份子
更別提要引退的球員周邊商品會變多搶手
當本來商品部固定會出現的球員周邊商品
變成 "限量" "最後三天"
應該可以想像有多少台灣人會買飢餓行銷的單了吧
有人可能會說 等美日有訂這樣的規則我們再來跟進
不過對只有四隊 有擴隊需求卻沒企業投入的中職來說
老將擁擠的問題
以及亟需證明職棒可以帶進錢潮
都是眼前等待解決的問題
end
簡單結論就是
如果像陳金鋒.林威助等老將引退前
都可以在一個周末系列賽打好打滿
球團也可以荷包賺好賺滿
是不是老闆.球員.球迷三贏
即便有人要酸也找不到酸點
那麼大家覺得訂這樣的一個特別規則可不可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