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惠博/彰化師範大學前校長
嘉義在台灣的棒球史上,有其一定的地位。遠溯自1931年,嘉農(KANO) 赴日本甲子園,
所向無敵,然而,在有贏不得的壓力下,屈居亞軍。1969年,台灣首度參加美國威廉波特
少棒賽,當時的台中金龍少棒隊,旗開得勝,為台灣拿下第一次的世界少棒冠軍。國家代
表隊雖名為 「台中金龍」隊,老球迷皆知,當年九個先發選手中,有五個是嘉義子弟,
而且,教練吳敏添更是嘉義市大同國小的教練。翌年,嘉義代表隊贏得國家代表權,雖然
,功敗垂成,金龍、七虎的英勇光榮事蹟,已永留在嘉義人,甚至是台灣人心中。在嘉義
市棒球場前庭,即有七隻小老虎的雕像,增添球迷無窮的回味。
此外,嘉義市政府在今年夏天,也完成了4200坪的KANO棒球園區闢建,一顆直徑5公尺的
鋁合金景觀球,球面嵌著偌大的KANO文字,矗立園中。名人牆上,更刻著遠征甲子園的球
員與教練的名字,留下永恆聲名。本(12)月16日,2017年第20屆諸羅山盃國際軟式少年棒
球邀請賽開幕之後,就看到日本的少棒隊伍,紛紛在KANO大球前拍照留念。顯見KANO的英
名,對日本棒球選手,應不陌生。凡此,皆可看出嘉義市在恢復棒球原鄉美譽與形塑棒球
文化的努力。
今年,諸羅山盃適逢20週年,除了參加的223參賽隊伍數創歷年之最,也要挑戰「最多人
連續傳接棒球」的金氏世界紀錄,只要超過250位少棒選手順利傳接球,就可獲得認證。
實際上,挑戰紀錄,對於個別小選手而言,是一種經驗,也是一種挑戰,自然也是巨大壓
力。
當日參加的小選手共有500人,分成東西二隊,每隊各250人。每人傳接球必須在10秒內完
成動作,傳接距離10公尺,現場並有金氏世界紀錄的英籍見證官,也有本地的現場督導人
員。任何一隊,成功完成傳接球,就是創下紀錄。挑戰紀錄的過程中,只要球掉到地上,
就算失敗,必須重頭開始,可惜,挑戰4次都失敗,最多傳接球數僅到第194人。徵得見證
官同意,特別再給小選手一次機會,不意,仍未能如願。
挑戰失敗,能學到什麼? (一)負責與英方聯繫的某大學,應將創紀錄的規則與相關事宜及
早備妥,俾參加的球隊與球員,有足夠的時間瞭解與因應。(二)在挑戰過程中,麥克風不
斷的播出一些無關活動,甚或前後不一的話語訊息,不斷發出聲響,對於年幼、服從性高
的小選手,造成莫大的干擾,導致分心、無法專注,傳接球失敗。(三)在500位小選手當
中,日本的選手約有50位,卻能不發生失誤,顯見,日本小選手的臨場表現穩定度較高。
可以看出日本棒球,從小就有紮實的訓練。
整體而言,在孩童的成長過程中,大人過多的介入,常會影響其潛能的發展,且減少其自
主學習與決定的機會,更因常在吆喝下學習,漸失信心,無法成為快速順應比賽環境的好
選手,其實,這也是各項人才培育所可能遭遇的問題。台灣諺語:「請人哭,無目屎」,
由於受委託單位,與若干個人未能盡心盡力,是這次挑戰紀錄失敗的主要理由,致辛苦奮
戰的小選手未能留下快樂榮耀的回憶,不無遺憾。
https://tw.news.appledaily.com/forum/realtime/20171220/126296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