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tp://sports.news.naver.com/kbaseball/news/read.nhn?oid=410&aid=0000440762
對於多數到韓職打球的洋將來說,踏上韓國土地的選手,多數都已經爬上了巔峰過了
也就是說,在其他舞台上證明活躍過,到韓國能成為即戰力被使用的選手。
一句話簡述,就是『傭兵』!
然而,NC恐龍隊台灣出身的左投王維中,卻是個特別的選手。
在大聯盟僅有2年22場登板經驗,小聯盟也不過五個球季。
AAA三個球季登板消化了53場。
簡而言之,他在大聯盟仍可被稱為『潛力股』。
然而,他卻選擇前來韓國。
這個月8日,我們在NC春訓球場見到他,他說:
"我想,我還沒爬上生涯高峰吧。現在的我,還在往高峰上爬的過程。
應該還是個充滿成長空間的選手"
他形容他的球員生涯,比喻為一條崎嶇不平的砂石路。
2011年與海盜隊雖然簽了約,手臂傷勢,讓他就先動了TJ手術。
直到2013年,他才開始在小聯盟出賽。那年12月,釀酒人用了規則五選走了他。
隔年雖然立刻登上大聯盟舞台,但肩膀受傷,只投了14場就提早結束賽季。
之後,長期在小聯盟度過,直到2017年再次升上大聯盟。
8場比賽初賽中,僅留下ERA 13.5 這樣淒涼的成績,離開了釀酒人隊。
年紀輕輕踏上美國土地,他說:
語言障礙是最辛苦的。訓練方式也不一樣。一開始適應很辛苦。
生活層面辛苦的部分也很多。
他這樣形容他在美國辛苦的生活。
離開釀酒人,而選擇來到韓國,有兩個理由。
一個是他想要擔任先發投手。另一個就是他想念能在亞洲打球。
他說:雖然可以回去臺灣,但NC這球隊給了我很好的機會,所以選了走上這條路。
現在呢,就是希望能幫這個球隊先發投球贏下比賽。
"台灣出身第一號KBO選手"這是他得到的封號
他說:我想,能成為第一個到韓職打球的台灣選手,實在很光榮。
如果可以因為我,讓兩國有更多交流,那就實在太好了。
雖然這個頭銜讓他感到光榮,同時卻也給他另類的負擔。
他現在還未踏上韓國土地投球,就獲得了爆炸性的關注度
他也知道外界對他這非比尋常的關注
他吐露:
事實上,周圍對他的高度關心的確會有負擔感。
不過他也同時知道該怎麼紓解的方法。
我知道帶著負擔感並不會給我帶來幫助。
所以我要盡可能集中在棒球上,認真做好我的本份
王維中如果能在韓國表現出理想的一面
必定能成為韓職吸引觀眾的要素之一。
"我期待能有很多觀眾把球場塞滿。雖然一開始會有點緊張,但還是很期待"
他難掩能在滿場觀眾下投球的期待感。
最後,關於他仍充滿想回歸美國大聯盟的慾望。
說實話,我想要在韓國繳出好表現讓大家看看
首先,把在這邊能學到的技術或是透過習得的方法繳出成績
然後隨時做好準備挑戰未來或許能再回到美國打球的機會
當然,先把目標放在能在這邊打好球,所以我會努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