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中華職棒大聯盟-直覺與數據拉鋸的戰場

作者: bird0331 (word媽呀)   2018-03-03 23:35:10
圖文好讀版 https://www.sportsv.net/articles/47861
棒球大數據
棒球大數據是一門顯學。大數據在商業、經濟及其他領域中,重要決策根據資料和分析而
作出,而並非基於經驗和直覺,但如此本質與概念卻存在著在快速演進時代中、容易被取
代的危機。數據科學 (data science),必須先觀察資料,提出假設,進行驗證結果。關
鍵因素在於是怎麼樣的領域知識 (domain know-how),不論身處何種產業或狀況,都必須
先掌握該產業的關鍵知識,然後提出假設,只有對的問題與假設,才會得到正確的答案。
數據科學逐漸受到各領域重視之際,如何將數據科學的概念結合應用到運動的訓練與發展
上,亦逐漸受到研究人員的關注;到底數據科學或者大數據適用於棒球運動嗎?美國職棒
大聯盟強調數據分析的「魔球」、破除「貝比魯斯魔咒」與「山羊魔咒」等已提供明顯例
證 (註一)。
「大數據棒球的妙用」提及,從Henry Chadwick到Bill James的賽博計量學
(Sabermetrics);到運動家隊總經理Billy Beane的Money Ball棒球大數據的充分應用;
再到海盜隊總經理Neal Huntington在無法灑錢、改變球隊體質情況下,只好轉向「魔球
」策略,驅使海盜以漸進、人和的方式,透過簡單圖表、鼓勵挖掘問題、再由數據分析部
門提出解答,減少傳統派對抗大數據的抗拒,重要的是,球員、教練不會覺得分析師只是
坐辦公室的,而是球隊的一份子,為球隊勝利貢獻心力。
棒球場的直覺
這幾天,兩個中華職棒大聯盟 (CPBL) 退休球員轉任教練個案,優異的球員退休、轉任教
練,無論從中職現況、從直覺、從經驗法則來看,除非球員另有其他想法意願,否則不但
理所當然、更是一種必然。案例一「富邦教練團調動 陳連宏、克魯茲正式入團」陳連宏
在去年赴美進修,加入美國職棒聖地牙哥教士隊小聯盟的教練團,並在季末返台,富邦隨
後與他接洽,確定讓他成為職棒29年富邦二軍的總教練。案例二「教練生涯第一天 林岳
平不投球不留遺憾」35歲就退休會不會太早?林岳平說:「是有人這麼問我,說真的我要
投也還是可以,但現在球隊需要我的是教練角色。」但是真正要從選手身份退下去,大餅
還是猶豫了一下,他說:「球團在去年秋訓前一天就告訴我,教練也跟我提過,但我還是
考慮了兩個禮拜,大概在秋訓後段才確定,就跟著他們 (鄭博壬、高建三) 看怎麼做,其
實現在也是一樣,畢竟我還不熟悉。」。可以確定的是,棒球人的直覺與經驗法則,一直
是球場內外制定決策的重要資產與依據。
CPBL Money Ball
兩位優秀教練的聘任決策、如何而來?又或者中職教練的聘任依據是甚麼?是執教成績?
教練年資?專業進修?外籍教練?原住民身分?直覺與數據的拉扯,能不能夠取得適當的
平衡點呢?若欲師法MLB,怎樣的形式適合CPBL (中職money ball)?如何能夠「制定決策
基於資料與分析、而非經驗與直覺」?數據分析過程中,如何像海盜隊一樣「減少傳統派
對抗大數據的抗拒」?
事實上,近十年多來國內運動管理領域學者對於中職議題研究投入甚深,絕對具有值得參
考應用之處。從學術研究轉換成科普角度來談,105年科技部專題研究計畫結案報告「退
休職棒球員轉任教練效率探討-以中華職棒大聯盟為例」(註二、目前投稿中) 指出,職棒
環境競爭激烈,每年皆有為數不少的退役球員面臨轉職問題,轉任職棒教練位置算是大部
分球員的首選,如何轉任教練?甚麼條件與資格可以轉任教練?建構適當的條件與具體圖
像,對於管理階層、現任教練、以及即將面臨退役球員,創造可以依循的目標與方向,可
謂至關重要。
計畫鎖定2014年至2016年中華職棒大聯盟例行賽四個球團共計168位教練人次,經求算球
團勝場與效率值後,尋求影響球團效率之教練關鍵因素,探討教練的年紀、教練年資、球
團經驗、前職業球員經歷、專業進修、本土教練身分、學歷、原住民身分等八項指標是否
為主要影響因素。結果發現,「團隊經驗」、「前職業球員」兩項指標呈現顯著。
其中,「團隊經驗」為負向顯著,說明2014-2016年中華職棒大聯盟例行賽,各隊教練團
以不同背景或出身的教練組成、對於例行賽結果影響更具優勢。實際案例驗證,統一
7-ELEVEn獅隊為中職最元老球團,從職棒元年起即奉行「純血政策」、基本上皆以該隊退
休球員擔任教練工作,並創造目前中職最多奪冠紀錄表現;然而研究範圍內獅隊並未贏得
季冠軍、無法以實際戰績加持。合理推論因為當前傳播媒體與網路資訊多元且發達,加上
從國外歸國球員與教練數量大幅增加,新的觀念與訓練方式不斷導入國內職棒環境,似乎
正符合現代棒球觀念快速演進之趨勢。拉長時間軸距來看,統一獅隊現行多以球團退休球
員轉任教練之作法、歷經職棒28年,原本存在的優勢,經過時間以及棒球知識快速演進趨
動之下,對照其他三隊教練團成員組成相對多元化,似乎呈現背道而馳之勢,值得後續更
深入的討論。
再者,「前職業球員」指標顯著,說明職棒退役球員的寶貴經驗絕對為職棒賽場上之珍貴
價值,若能輔以適度專業進修、精進技術交流、執教經驗累積,對於棒球運動傳承與發展
具有正向成長力量,可謂中華職棒大聯盟與球團重要的人力資產。許多從效率角度分析的
文獻 (註三) 驗證,針對具有實戰經驗的球員,在卸下球員身分、轉任教練後,證實具有
前職業球員身分的教練可以創造更好的執教表現。
統一獅教練團純血政策有問題嗎?
「協助年輕獅投 王建民:用下半身帶上半身」報導王建民與蔗總、獅隊投捕教練高建三
都是老朋友,前陣子在中職主辦的投手營中,也與獅隊一軍投手教練鄭博壬有所交流,建
仔說:「鄭博壬有把去年底在臺北那邊 (投手營) 學到的東西帶回來教選手,我剛好也可
以幫他們看一下。」。據筆者所知,現今中職的教練們幾乎都是求知若渴,努力吸收新知
、提升專業知識,上述現象正說明著純血政策的統一獅隊教練團並未存在對錯問題 (我的
好朋友高政華教練就在其中啊…),也不一定來自國外的教練就一定具備較佳執教能力,
重點反而在於教練們選擇如何「學習新知」、以及執教能力「靈活應用」、最終建構「適
合我們」訓練與競技模式的重要性。
退休職棒球員轉任教練之轉銜訓練
「國際賽難勝韓 柳承安:臺灣職棒隊太少」提到2017冬季棒球聯盟韓國職棒聯隊總教練
柳承安討論職棒球員退休後轉任總教練議題,柳承安分享韓國做法,球員退役後,會先到
美國或日本進修1、2年,再回國擔任教練。對於臺灣不少職棒球員退役後,直接轉任教練
、甚至總教練,柳承安感到有些意外。或許,協調共識、建立制度,落實退休職棒球員轉
任教練之轉銜訓練 (如美日職棒聯盟之教練進修與見習、國外訓練營之技術交流等),對
於球員、教練、與球團三方面,都能夠創造更大效益。
棒球人的專業know-how創造正確答案
【數據科學看世大運:漠視運動科學,讓運動員只能靠天吃飯,迷信「氣勢」】引進數據
管理對臺灣運動員確實是有再進一步成長的機會。不論何種運動項目,在這變化快速的年
代,善用數據分析思維與觀點,增進競技表現,應該沒有太多爭議才是。關鍵因素在於棒
球人如何大膽運用棒球場內外的專業know-how,願意多所嘗試新思維與新方法,善用數據
同時掌握關鍵知識,提出對的問題與假設,不論技術、策略、管理、心理、訓練與競技…
,一定能夠創造屬於臺灣棒球的正確答案。
兩個優秀教練聘任決策,也許沒有絕對的對錯,或也許又要回到熟悉的「結果論」才有答
案。但是,若是能夠經由棒球專業know-how,介接並成為直覺與數據科學的橋樑,誠如「
大數據棒球的妙用」所言,大數據所提供的可以參考,不過棒球畢竟是人與人的對抗,有
時候相信自己的直覺和靈感最可靠,也不能完全否定經驗。若能妙用大數據棒球與球探報
告,讓我們走出不必要的盲區,接觸多元的比賽細節,在科技輔助下猶如全盤掌握一般,
也許更能接近棒球神妙之處。
事實上,有關中華職棒大聯盟一系列的數據科學研究,包括「選秀模式」、「球隊攻防策
略」、「個別球員攻防策略制定」、「球員效率追蹤模式」、「二軍球員升降人力配置」
、「談薪制度」等模式皆已發表在SSCI、SCI、TSSCI等學術資料庫之期刊論文作為理論支
持,但筆者強調必須經由中職戰場實務調整,方能適切且精準地運用在行政團隊、教練團
、與球員階層,藉以達到增進球團行政管理、有效人力資源運用、提升訓練效率、強化職
棒球團競技表現、落實球員薪資制度…等,「中職Money Ball」或許近在咫尺。有機會的
話,再跟大家分享。
註一:林文斌、葉劭緯、楊鎮浯 (2017)。從數據科學觀點探討中華職棒球員與球團效率
管理。體育學報,50(S),91-107。doi:10.3966/10247297201712500S007 (TSSCI)
註二:林文斌 (2017)。退休職棒球員轉任教練效率探討-以中華職棒大聯盟為例 (計畫編
號:MOST 105-2410-H-119-009-)。臺北市:科技部。
註三:退休球員轉任教練文獻佐證 (Bridgewater, Kahn, & Goodall, 2011; Dawson &
Dobson, 2002; Goodall, Kahn, & Oswald, 2011; Kelly, 2008; Wicker, Orlowski, &
Breuer, 2016)。
作者: njnjy (邱若男我要幹死妳)   2018-03-03 23:36:00
喵喵筆記王 鄭博壬
作者: lb57 (打你個死光頭)   2018-03-03 23:36:00
空白資料夾
作者: chineseb (真實)   2018-03-03 23:45:00
鄭博壬,別鬧了!
作者: by135tw (monkeytw)   2018-03-03 23:47:00
我怎麼覺得這篇針對喵喵XD
作者: MrAIR (米司特)   2018-03-03 23:54:00
沒辦法這隊的某些老人食古不化,某領隊還聽信這種論點
作者: soaping (撿肥皂ing)   2018-03-04 00:10:00
如果在科技業工作 說靠直覺跟經驗做決策 會被電翻吧
作者: flyvegetable (飛翔的菜瓜布)   2018-03-04 00:16:00
通遍幹話 唸在你打這麼多字 給箭頭
作者: ivynaa (藍天下午茶)   2018-03-04 00:18:00
哇塞 我全部看完了好猛
作者: hans7192 (Hans)   2018-03-04 00:30:00
中職的勝利方程式是3個洋投 其他都是加分而已
作者: ganbaru (加油)   2018-03-04 00:30:00
你要相信趙士強還是相信沒打過球的數據宅,這是個問題
作者: hans7192 (Hans)   2018-03-04 00:37:00
更何況文中的統一獅用洋投147拿了幾次冠軍?
作者: abc33211 (大蕃薯)   2018-03-04 00:41:00
DEA嗎? 如果是,嗯………
作者: abc1234586 (ABC)   2018-03-04 00:44:00
know-how我看成how-how....
作者: lyi33tw (xxxx)   2018-03-04 01:26:00
數據代表慣性。但三洋投不是慣性。數據還有PA的問題。台灣的球場設備這麼差,數據宅無法發

Links booklink

Contact Us: admin [ a t ] ucpt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