父親拼圖 曾文誠 棒球路的親情告白
https://tw.news.appledaily.com/headline/daily/20180524/38022748
作者:戚海倫
蘋中人 曾文誠
「敢走出去,努力做自己,就是100分。」名棒球球評曾文誠28歲時看到報紙徵人廣告,毅然辭掉貿易公司高薪工作,投入職棒媒體圈。從職棒雜誌記者,到電視、廣播棒球球評,曾文誠陪伴無數棒球迷一起欣賞一場又一場歡呼、吶喊、驚嘆、甚至哭泣的棒球賽。他是朋友眼中「棒球之神派給台灣的發言人」,在許多年輕球迷心目中,他更是「MLB限定」;如今30年過去了,曾文誠的名字已與棒球畫上等號。
去年,他將獨資創立超過10年的運動媒體TSNA(Top Sporting News Agency),無償交棒給不到30歲的體育主播卓君澤;並在籌畫1年後,花了36天,一步一腳印,完成800公里的徒步環島長征。
曾文誠被問過無數次:「為什麼想用走的去環島?」他說:「出門前,真的沒有什麼目的。」但他也坦言,2009年,摯愛的母親突然罹患胃癌,短短不到半年辭世;而後,包括好友、前職棒總教練徐生明、媒體記者王晶文、丁北陽先後在壯年猝逝,都讓他震驚不已,他告訴自己:「想做的事要快點去做。」
愛運動的曾文誠跑過全程馬拉松、騎自行車環島,也曾泳渡日月潭、完成113公里半程超級鐵人賽。因此,當他提出徒步環島的構想,身邊沒有人懷疑他不能完成。行前,妻子鄭淑華陪他挑背包、手杖,默默支持他完成這趟「沒有獎牌、沒有成績、沒有後援投手」的自我挑戰。
「出發前沒想獲得什麼。真的走完一趟,好像人生按了F5(重新整理),有了不一樣的意義。」他用自己能接受的慢速度,看到了不一樣的風景;他用敏銳的觀察力和親和力十足的態度,在鄉間、在老旅社,重新認識了不一樣的台灣。
36天中,很多時候,曾文誠都是一個人,視線所及沒有任何人煙。他有更多時間和自己對話,「有時候看到地上的小蟲,我會蹲下來和牠玩一玩。那一瞬間,真的感覺回到了小時候……。」更多時候,曾文誠會想起過世的媽媽、辛苦一手拉拔他長大的媽媽。
「這輩子從沒想過去刺青,後來想,把媽媽的生日刺在手臂上。」
「曾」是母親的姓。小時候,曾文誠與母親、2個姊姊原本住在基隆,後來搬到台北縣(新北市)永和。曾媽媽帶著3個年幼兒女,生活並不寬裕,但她總是盡力去照顧生活更辛苦的人。從小相依為命,母親的苦曾文誠都看在眼裡、記在心底。母子倆感情非常好,因此當生龍活虎的母親突然發現罹患胃癌,而且短短半年不到就辭世,曾文誠完全無法接受,情緒陷入空前低潮,「當你再也看不見她了,才知道你有多愛她」曾文誠說。
曾文誠後來求助有心理諮商背景的友人,友人告訴他,遺忘未必是最好的方法,「最好的方法是記憶」。「這輩子從沒想過去刺青,後來想,把媽媽的生日刺在手臂上。」曾文誠的右手前臂內側刺著「1931.12.20」,刻畫著他對母親綿長的思念。
環島期間,很愛與老人家聊天的曾文誠在彰化火車站前,遇上一位賣蔬果的阿婆。背著背包的曾文誠那天正要展開當天行程。論背包的重量,他實在很難再買什麼帶在身上,但「看著她講話的身影,和我媽媽一樣的年紀,怎能不心疼。」曾文誠想起媽媽──即使生活困窘,臉上卻總是掛著笑容。
曾文誠的父親姓林,1985年在他25歲時辭世。父親生前與曾文誠見面的次數不超過10次,而父子相處的珍貴時光,幾乎都有著與棒球密不可分的記憶。
童年遷居永和後的曾文誠,仍常常獨自搭公車回基隆去打棒球。基隆安樂國小的大操場上,有著從高雄北上的父親與他傳接球的記憶。年幼的曾文誠當年從沒想到去問,為什麼父親會打棒球、能教他投球,甚至能教他做棒球比賽的紀錄。記憶中,父親最後一次北上看他,是曾文誠讀高中時,當時父子倆到台北市立棒球場看比賽,父親和華興棒球祖師爺方水泉相談甚歡,似乎是老友,曾文誠也沒想過「為什麼?」
曾文誠的母親,是父親的二房。
小時候,住在南部的父親1年1次、最多不超過2次,北上來看曾文誠,父子倆一南一北;隨著父親年邁、無法再北上,曾文誠偶爾南下看父親。父親辭世時,曾文誠大哭,「不知哀痛什麼?是一生不曾擁有,也無法再得的父愛?」2001年父親節前夕,曾文誠寫下追憶父親的文章。原來,曾文誠與棒球的連結,源自於父親。
冥冥之中,一條「棒球線」牽繫著曾文誠的人生路。「線頭在他的手掌心。」曾文誠這樣寫著。
他為自己訂立計劃,要讓「讀者看到曾文誠3個字,就想到棒球」
東吳大學中文系畢業的曾文誠,畢業後進入學長開設的貿易公司上班,起薪好、每年還有海外員工旅遊,在當時算是很不錯的工作,學長也很照顧他。曾文誠對這份工作說不上喜歡、也不討厭,就是日復一日的工作著。
1989年,一張報紙上的徵人廣告改變曾文誠的人生。那是中華職棒的徵人廣告:「清新健康的職業棒球、9-99歲國人的國家運動、敬邀您一起來開創深具意義的新休閒文化。」廣告上《職棒雜誌》徵求「採訪人員」,條件是「專上程度,對棒球熱愛者,具英或日文能力尤佳,男女不拘」。
這張徵人廣告,曾文誠保存至今。他向學長辭職,為自己踏出那一步。
當時他貿易公司的薪水遠比雜誌社多,但他決定回應自己的渴望,為自己做出不後悔的決定。
28歲踏進職棒媒體界,當時職棒草創,環境和未來都充滿問號,但曾文誠很清楚自己的目標,他為自己訂立計劃:第1年全盤吸收棒球知識;第2年練就頂尖文筆;第3年,「讀者看到曾文誠3個字,就想到棒球」。
說到做到,曾文誠全心投入,年少時的美好回憶,包括與父親共處的短暫時光,都在棒球世界裡。也因為加入《職棒雜誌》,那條父親掌心牽著的棒球線,逐漸浮現……。
當時《職棒雜誌》為員工辦講習會,講師名單都是棒壇赫赫有名的名字。極少與母親談論父親過往的曾文誠,問母親「以前聽我爸爸提過陳潤波這名字嗎?」「你跟他提你爸,他們是好朋友。」昔日從不曾聽到母親談父親背景的曾文誠,後來向有「台灣第一游擊手」美譽的棒壇元老陳潤波自我介紹時,陳驚訝不已。
曾文誠有6個同父異母的哥哥,當他對陳潤波說:「我是林○○的兒子。」陳的表情讓曾文誠至今難忘。當時曾父已過世,陳潤波看著眼前的故人之子,勾起太多回憶。後來曾文誠才知道,父親不只是愛棒球而已,還曾組織「味寶棒球隊」,這支球隊雖是業餘球隊,但已略有職棒隊伍感覺,球隊無論待遇、福利都較其他隊好。曾文誠對父親的認識,也在他尋求許多棒球前輩口述歷史中,輪廓逐漸清晰。
或許連曾文誠自己都沒想過,勇敢從貿易公司工作走出去,找回的不只是對棒球的熱情,還將自己生命中關於父親那塊模糊的拼圖,逐漸拼湊完整。
如果人生是一場棒球比賽,先發、中繼、後援,曾文誠期望自己精準控球。他曾告訴自己,第一個25年努力學習、第二個25年努力工作,如今進入人生第三個25年,他也正如自己期待的──「努力做自己」。
環島期間,他遇到喪家辦告別式,有時會停下來,在心中問:「你,有沒有遺憾?」
他決心將一手創立的網路媒體TSNA交棒給年輕體育主播「超美人」卓君澤;交棒,曾文誠僅有「保障現有員工工作權」及「維持一貫新聞品質」2個條件。他自認是傳統媒體出身,「如果有人或團體有能力帶著TSNA往前走,我很樂意無償交給他們。」
「交棒之後,時間就多出來了。」曾文誠臉上掛著憨厚笑容,努力做自己的同時,也有更多時間陪伴家人。
曾文誠與妻子鄭淑華育有一子一女。兒子熱愛足球,如今在上海工作;小女兒「妹妹」是早產兒,成長發展比起同齡小孩落後許多,今年9月,「妹妹」將進大學就讀。
曾文誠夫婦投入早產兒公益活動多年。在他心中,妻子「應該是全台灣最聰明的女人」,無論是支持他無償讓出經營10年的媒體,或讓他頭兩天腳就起水泡的徒步環島決定,特別是為了照顧小女兒,付出了極大心力,妻子,永遠都是最支持他的那個牽手。
如同徒步環島,曾文誠現在用自己的節奏,走人生第三個25年。
環島期間,他遇到喪家辦告別式,有時會停下來,在心中問:「你,有沒有遺憾?」
這是問自己。每年轉播百餘場棒球賽的曾文誠說:「棒球,是讓人用來學習謙卑的。」「不到比賽結束,真的無法預知結果。」「可以的話,我想再播一場中華職棒。」曾文誠認真說著。
而在棒球場外,他還想給自己更多挑戰,「因為最美好的,通常來自最瘋狂的點子。」目前在他腦子裡想著的,是從日本廣島球場騎車到仙台球場。
誰知道呢?今年9月將滿58歲的曾文誠,正用他溫暖、純真、帶著浪漫的風格,說著、跑著、走著他人生的第三個25年。就如同他在徒步環島途中的體會:「翻過山頭,景觀或許就完全不一樣了!」
曾文誠 58歲
綽號:曾公
現職:FOX體育台棒球球評、TSNA創辦人、資深顧問
家庭:已婚,妻子鄭淑華,育有一子一女
學歷:東吳大學中文系、台北體育學院運動科學研究所
經歷:
.TSNA總編輯
.野球人出版社負責人
.電視、廣播棒球球評
.職業棒球雜誌採訪組長
興趣:運動(長跑、鐵人三項、慢壘)、畫畫、咖啡
著作:《環島浪漫-曾文誠800公里的人生完賽》、《曾文誠的私房畫》、《台灣棒球王》、《解剖鈴木一朗》等棒球著作10餘本
—
看完有點感動,希望曾公可以早日完成騎車從廣島到仙台的夢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