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
penchlin (monkey)
2018-08-15 07:22:32從拍片的角度來看,這實在是一部很勵志感人的影片,我看完也掉了眼淚。不過,有另外兩
個角度可以討論。
1、年紀這麼小就立志要當職業選手,把所有時間精力都放在球場,甚至集中住宿,是不是
一場豪賭?有人說過,打棒球的人最後成為職業選手,相當於讀書的人最後考上台大的難度
。應該很多網友知道或認識一些最後沒有成為職業選手的球員,他們很多人沒有其他能力。
我們的所謂國球,真的只能這樣發展嗎?
2、我知道另一個角度是:對某些弱勢的小孩來說,打球可能是他最有可能翻身的方式,幸
好有球隊和熱血的教練,代替了家庭和父母的角色。但是,這樣正常嗎?
不知道什麼時候,我們才可以像日本那樣,打球的人很多,看球的人很多,但不是每個人都
想打職棒!
作者:
sasadog (派派我老婆)
2018-08-15 07:36:00應該比考上台大還難
作者:
davidex (  ̄□ ̄)/喔~~喔喔~~喔喔)
2018-08-15 07:40:00四支球隊球員數加起來連台大一個年級都不到吧
作者:
Cishang (辭..)
2018-08-15 07:41:00你是不是搞錯了 這道門比台大還窄
打到高中應該算賭人生吧 台灣高中棒球科班不到50隊職棒每年大概收40人 大學考生13萬 台大一年三千多人
要說入口應該是台大難 不過要在職棒一定年數存活下來就比進台大難了吧
作者:
ymwen (餛三少)
2018-08-15 07:56:00我想想我小時候立志跟長大後做的工作有一樣嗎?相對非弱勢的族群投入棒球運動的人口不知道多不多...
作者:
penchlin (monkey)
2018-08-15 08:00:00一個很弔詭的現象是:在花東,你學校如果沒有包吃包住,幾乎就無法說服家長讓小孩來打球!
作者:
Masahiro (甩手有益健康)
2018-08-15 08:03:00沒有包吃包住誰要讓孩子打球 曾在部落學校服務十年有時候很感慨 孩子其實頭腦很好 但是家長等不到10,20年家長要的是"現在"比賽成績的獎金 即使只有幾百元校長為了績效 甚至冒著被發現的風險 讓學生頂替比賽學校 家庭雙方都這樣 孩子當然只重視體育
作者:
jasenkey (真的沒有退路了)
2018-08-15 08:11:00以人數來看 台大醫學系的人數還比每年中職選秀+旅美人數多
作者: Taeja 2018-08-15 08:27:00
部落的小朋友怎麼可能自費打球 你怎麼不想想政府為了選舉給的福利就不少了
作者:
pkqooet (油口皆悲)
2018-08-15 08:30:00考上台大有很難嗎?
作者:
kkjjkkjj (我是本尊,其他都是偽物)
2018-08-15 08:35:00第2點有什麼不正常的?
作者: Taeja 2018-08-15 08:36:00
以前那個羅娜棒球多強啊 我們平地人都被他們打爆 不給誘因那些有天份頂多小時候打興趣
作者:
kkjjkkjj (我是本尊,其他都是偽物)
2018-08-15 08:36:00一年40人就比台大難了
作者:
a6565a1 (超級猴子)
2018-08-15 08:37:00誰的人生不是一場豪賭?
棒球還有機會翻身,台灣其他一堆運動的國手處境更慘,從小也都拼命練到大,聽到早中晚練三次,月休兩天,都不知道該說啥才好
作者:
yukiss (被縫108針的小球~~~)
2018-08-15 08:54:00天下雜誌的教改十週年丶廿週年紀錄片追蹤了一位少棒選手..公視紀錄片《揮棒》也跟拍過陳冠宇和大王的穀保隊友
作者:
shifa (西法)
2018-08-15 09:05:00棒球算是鎂光燈跟薪水不錯的運動了,業餘棒球也還有一定的收入。有時候真的不知道其他運動的選手怎麼謀生……
作者: neoms (孟獲孟獲) 2018-08-15 09:50:00
城鄉發展不均衡導致偏鄉人口外移還要被檢討 XDD
沒有錢..............你以為他們真的很想打嗎?看看多少是沒人照顧,這些孩子不打球就餓肚子,看看隊長生病的時候教練講了什麼沒辦法城鄉差距太大了,多數原住民及時行樂的個性也是原因之一
第2點 老師還是不能完全代替父母角色 有些父母覺得小孩難帶 只寄望幼稚園或學校老師好好管教 這樣其實不太好 畢竟家人是一輩子的陪伴 父母必須擔下孩子最核心的教育責任
作者:
fanecerce (我是紅襪+LAMIGO球迷!!)
2018-08-15 11:18:00比臺大醫學院還窄好嗎? 臺大一年學生太多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