慢跑糾竟有沒有用?有氧是否那麼重要?無止境的慢跑484才是變強的唯一道路?
小弟分享一位人物,在美國肌力與體能界可說無人不知(或惡名昭彰?)
叫Michael Boyle,這位老北北來自春田學院,他所成立的機構MBSC是美國最佳十大
健身房之一。也帶出許多這世界上頂尖的選手,在2012年擔任波士頓紅襪隊的體能教
練,隔年紅襪取得世界大賽的冠軍。他還指導過波士頓棕熊(冰球)、新英格蘭革命
(足球)、波士頓浪花(女足)以及2012年美國奧運冰球與女足的國家隊。
他的書本在台灣有中譯本,叫「麥克波羅伊功能性訓練聖經」,有興趣的可以買來翻
一翻,了解究竟MBSC的肌力與體能在玩什麼。
PS:他惡名昭彰的緣故是他公然反對背蹲舉(深蹲),認為深蹲已死,詳細的原因
這邊不多加解釋。
回到主題,Michael Boyle對於慢跑有什麼看法呢?首先,他曾說過:「慢跑的受傷率
高達60%,除了婚姻外,沒有任何一件事有那麼高的受傷率。」
慢跑,是一個腿部不停受到衝擊的運動,在重量訓練時,任何動作只要仔細調整,在
監督下進行,不太可能出錯,就算出錯了,馬上停止,也不太會造成太大的問題。
重量訓練極少發生在動作、器材保護裝置都正確的情況下的受傷。通常受傷都來自動
作或者器材的異常或意外。但是跑步並不是,以三千公尺長跑為例,這項訓練動輒2500
步到3000步,如此高的反覆次數,卻無法像重訓般,每下都仔細調整後再進行。如果其中
錯誤的頻率太高,很難不造成受傷。所以Michael Boyle的訓練機構,幾乎不讓運動員進
行慢跑訓練。這麼高的受傷機率,怎能希望選手開季時是好狀態呢?
第二,Michael Boyle說過:「訓練慢,速度就慢。」
慢跑,是一個不停配速,達成讓身體可以完成長時間運動的狀態。所以無論如何,身體就
是在學習變慢,如果要讓一位選手速度變慢,很簡單,讓選手把跑步速度變慢,距離拉長
選手的速度就馬上變慢。
他認為,體能訓練,必須要跟比賽的專項是一樣的。如果比賽當中,是衝刺、慢走、跳躍
,那麼體能訓練就應該是衝刺、慢走、跳躍。體能訓練所消耗的能量系統,必須跟比賽的
能量系統是一樣的。
PS:能量系統由高強度到低強度,分別為無氧磷酸系統(ATP)、無氧乳酸系統、有氧系統
。以持續時間來看,高強度的磷酸系統負責10秒內的高強度體能活動。乳酸系統負責30秒
到1分鐘的體能活動。有氧系統負責3分鐘以上的體能活動。時間越長,表示能量系統越低
強度。
所以,在棒球比賽當中,幾乎不會發生持續超過2分鐘以上的有氧系統。即使是投手,他
每一下的投球,都是用盡全力(磷酸系統)然後休息、下一球。以磷酸、乳酸系統為主
的體能訓練,才是與比賽相符合的訓練方式。
有人反問Michael Boyle,有氧系統對於賽後恢復體力很有幫助,為什麼不練它?
他回答:「恢復體力更好的方法很多,按摩、休息、吃飯、睡覺。」
第三:訓練不相容性太高。
其實這點跟第二點差不多意思,如果讓運動員訓練完爆發力後,生理學會傾向增加IIa型
肌肉,也就是帶有一點耐力,爆發力中等的白肌,然後經過賽前減量訓練,運動員在比賽
時,IIa型肌肉會變成IIx型肌肉,爆發力最強的狀態應戰。
這個過程當中,最忌諱的就是,非常高的代謝壓力。如果爆發力訓練完,進行長跑訓練,
IIa型肌肉不再存在,轉而以增加I型紅肌為主,運動員的爆發力就徹底消失(兼白練)
紅肌不好嗎?答案是這樣,肌肉是肌纖維交錯擠壓成肌肉束,如果肌肉裡面白肌少量,
紅肌較多,在需要快速收縮用力的情況下,紅肌完全幫不到忙,但是白肌必須帶著這些
不做事的紅肌快速收縮。也就是說,運動員的白肌比例越高,爆發力越強!
這邊也可以看出一些台灣運動員再友誼賽超強,正式比賽上場像條蟲一樣的脈絡。
人家賽前減量期望肌纖維轉換IIx型,我們賽前增量狂操,變成I型...
結論:
有氧體能,並非那麼的重要,Michael Boyle帶足球員,都不讓他們進行長距離慢跑訓練了
他說:「你有看電視嗎?電視裡的足球員,是不是偶爾衝刺、散步,隨機發生。」
所以他的體能訓練,就是衝刺、散步。
能量系統,比賽跟訓練必須是能一致的。
慢跑,並不是唯一增強的道路。
肌力訓練,絕對是增強的不二法門。肌力訓練的面貌非常得多,絕對不是鄉民眼中的肌
肉練得很大塊,就是肌力訓練。力量大不是肌肉大塊就好,跟神經徵招能力也有關,很多
很強壯的運動員,肌肉並不像健美選手那麼誇張。表示運動員的肌力訓練,其實跟健美練
肌肉不太一樣。不應該看到某些練健美的運動表現不佳就認為肌力無效。
爆發力最大的母數就是肌力,肌力大,又做以白肌為主的訓練,場上表現絕對比起不重訓
的人強。如果技術一直不如人,肌力變大,就是唯一讓自己有機會贏過別人的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