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引述《akiyamatt (aki)》之銘言:
: 但近10年來,日本職棒的觀眾數量整體來說卻呈現明顯成長的趨勢,單場平均觀眾數量由
: 25925成長至近30000,不知各位怎麼看??
: 相關連結:https://baseball-freak.com/audience/
: 年份 單場平均觀眾數量
: 2009 25925
: 2010 25626
: 2011 24985
: 2012 24734
: 2013 25517
: 2014 26457
: 2015 28248
: 2016 29115
: 2017 29300
: 2018 29785
: 以目前的趨勢來看,日本職棒單場平均觀眾數量應該會在明年順利突破30000的關卡.
說到日本,我很欽佩日本人研究的能力,
以及出版市場對「比較生硬」的體育書籍的接受度。
說「比較生硬」是指比較專業,或是技術、觀念向的書籍。
我覺得台灣有翻譯幾本算是比較硬一點的書,像是
《師法日本棒球名人落合博滿:三冠王的打擊原理》這本就提到
「為什麼」說教練會一直說「打擊時要看著球」、「好打者的條件是往中間打擊」
之類的,其中也包含一些技術細節。
日本那邊自然就更多了,
之前在蔦屋看到《プロ40人が教える! 「考える野球」術》
下巴差點沒有掉下來。
當然我棒球知識少是一回事啦,
但我很敬佩日本人可以把投、補、守、打、跑、團隊的各種觀念
用圖像化的方式表現出來
網路預覽:
https://books.google.com.tw/books?
id=5V93BgAAQBAJ&printsec=frontcover&hl=zh-TW#v=onepage&q&f=false
縮網址:https://tinyurl.com/ydyvhhcw
這種書在台灣來說就相對不多,跟技術有關的書籍通常都是民國70年(前)出版的。
每次去日文書店看到這種書就會覺得「難怪打不贏日本」,
相信鄉民看到這種書都會說「這我國中就知道了」(好像在哪裡聽過?),
但是要把這種在台灣類似師徒制的內隱知識變成
可以流通、甚至成為基本常識的外顯知識,
要下的功夫不是只用嘴巴講講就可以做到的。
知識流通連帶也會影響到各種技術的向下扎根,
《野球の教え方、教えます!》
這種「教你怎麼教棒球」(好饒舌XD)的書也是運動推廣中很重要的一環。
甚至如果想要嘴棒球還有「野球知識檢定」這種東西 XDDDD
http://www.89kentei.com/
所以我覺得知識訊息流通順暢是日本成為棒球強權的一個重要因素。
進場人數,多少都會跟各個球團的經營方針有關,
廣島鯉魚在網路資訊時代的行銷策略很有參考價值。
不過進場人數如果有從事運動人口數當成基數的話,或許帶來的利益會更長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