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欄]備戰2020:台日兩國的東京奧運棒球國策

作者: Y225 (再來一次)   2018-11-12 12:36:56
備戰2020:台日兩國的東京奧運棒球國策
鄭仲嵐12 Nov, 2018
11月7日,日本九州福岡縣的巨蛋球場,湧進了28,143名球迷觀看中職聯隊與日本武士國家
隊的交流賽,兩隊也打出了一場令人激賞的賽事。前8局,中職聯隊在統一獅投手江辰晏的
先發帶領下,僅讓日本隊敲出1隻安打。雖然第9局上演劇場,終結者陳韻文一上場便丟掉5
自責分,戰況相當危急,幸好靠著中信兄弟投手鄭凱文守下比賽,最終以6比5驚險獲勝。
賽後,日本武士隊的總教練,46歲的前職棒明星稻葉篤紀對媒體表示:「今天啟用了不少平
常沒在國際賽場上出賽的選手,幸好田中(廣輔)的二壘安打串連攻勢,希望可以持續到下
一場。」面對筆者詢問印象深刻的台灣選手時,稻葉指出,打出左外野全壘打的藍寅倫「抓
得非常好」,而台灣投手的控球與球種多樣性,也讓他留下深刻印象。
棒球將在2020年重返東京奧運,日本官方也從2016年8月開始,正式制定一連串「奪金」計
畫。2017年的經典賽後,由稻葉篤紀領軍組隊,面對距離奧運僅剩600多天的現在,日本對
於自家主辦的東奧自然以全力奪金為目標。除了對戰台灣,最大的重頭戲是與美國職棒大聯
盟明星隊展開的一連6場交流賽,加上今年3月2場對戰澳洲,日本早已鳴槍起跑。
侍日本的長期計畫
比賽讓人耳目一新的,無疑是日本啟用年僅23歲,年資2年的中日龍左投笠原祥太郎先發主
投,這個「試膽戰略」讓笠原本人也相當訝異。他跟筆者回憶,當時他練球練到一半被叫過
去時,簡直不敢相信自己的耳朵,「讓我去真的好嗎?」從來沒有入選過國家隊的他,過去
都從電視上觀看日本武士隊的比賽,對台灣棒球的印象也很直率:「對我來說真的是個棒球
強國,有很多品質很好的選手。」
笠原球員生涯中最有印象的日本武士隊比賽,正是2013年經典賽的台日戰,那時才大學二年
級的他跟筆者回憶:「那時看到真的快嚇死了,比賽內容不是記得很多,但是井端前輩打出
那支安打前,我一度真的覺得要輸了。」這場比賽中,笠原先發主投兩局被敲一支安打,投
出兩次三振。後來上場的成田翔(羅德)、岩貞祐太(阪神)與佐藤優(中日)等,都是台
日交流賽首度上場的國家隊新面孔。
稻葉篤紀的用意,正是希望這些新人可以提早適應國際賽,好培養對東奧的臨場感。賽前一
位日本記者跟筆者說,稻葉篤紀對台灣年輕打者印象都不錯,稻葉甚至還有看台灣U18代表
隊的比賽影片,認為台灣年輕選手的未來性很好,「野球腦」相當早熟,不會慌亂,並認為
未來十年可說是台灣棒球成長的關鍵期。
日本打者的部分,教練團也讓山川穗高(西武)與岡本和真(巨人)等本季當紅的巨砲更適
應國際賽場。一位日本記者說:「對日本教練團而言,山川穗高尤其難調整,因為教練團認
為他是『波浪型選手』,單場表現不是大好就是大壞,這種選手需要多放在國際賽長期觀察
。」
就連日本武士的強打者山田哲人,也告訴筆者:「我對台美投手都不是很瞭解,但我在國家
賽的時候,會把每個打席當作全新的打席,先判讀對方投手三個投球之後,再決定出擊策略
。」換言之,對戰中職聯軍與美國大聯盟的比賽,也是日本武士隊調整「國家級戰鬥」心態
的試煉場。
恐日症的消失?
台灣在這場比賽中,台灣打者們的11支安打擺脫了長年以來對日的貧打症,反倒是日本前8
局僅僅靠著田中和基敲出1支安打,頗有「風水輪流轉」的態勢。此外,這11支安打中,分
別包含藍寅倫的3分砲,與陳俊秀的陽春全壘打,讓不少球迷抱持對日的「恐日症」已劃下
句點的想法。
就過去而言,1970年代與1980年代前半出生的選手,當時正是台灣棒球選手在日本活躍的時
刻,對當時的選手來說,能夠去日本職棒發展,就已經是相當好的前景,自然會對日本棒球
產生「崇敬」之感。
然而,就在王建民於2005年開始席捲大聯盟後,台灣年輕選手開始翻轉過去以日本職棒為第
一志願的想法,體認到大聯盟更是他們的終極目標。當時這些80年代尾跟90年代的棒球選手
,許多以登上大聯盟為野心,而日本過往所塑造的巨大陰影則在這樣的目標移轉下,漸漸地
退去。過去所謂「恐日情結」,或許將在世代交接後逐漸淡化。
不少台灣棒球選手,都對日本展現強大的心理素質,也就是遇強則強的心態,比如藍寅倫、
陳傑憲與王威晨皆是如此。其中中華職棒盜壘王王威晨與日本隊捕手甲斐拓也的盜壘對決,
更是讓全場熱血沸騰。
王威晨對記者表示,「起跑瞬間,觀眾歡呼震耳欲聾」,「很棒的經驗啊,我真的很享受在
這樣的對決,很少有一場比賽是用盜壘來對決的。」盜壘也是他自己本身的判斷,「一上壘
就想說『來較量吧!』,失敗沒關係啊,代表我還有進步空間。」這種勇於挑戰的精神,跟
過往進攻保守且綁手綁腳的台灣選手相當地不同。
投手部分,江辰晏的冷靜投球,更是壓制日本武士火力的主要功臣。他對記者們笑說,碰到
對方打者森友哉(西武)時,「一瞬間閃過U18被他敲安打的畫面」。後來他正面對決並三
振森友哉討回顏面,更讓人感覺,這批棒球「90後」開始慢慢出頭,主宰往後5至10年年的
棒球局面。與其說「恐日症」消失,不如說是「野球腦」的成熟世代到來。
台灣奧運培育政策
東京奧運開幕距今剩不到2年,截至目前為止,台灣的奧運棒球規劃仍是八字沒一撇,也面
臨「教頭難產」的情形。不少日本媒體在訪問時,都先設定黃甘霖是奧運的總教頭,在交流
賽後,筆者在問到蔗總有關「台灣如何準備東京奧運」時,一度也有些假設性在裡頭。
黃甘霖則回答:「我想不論什麼運動,心理層面都是最重要的,年輕選手在國際賽上,壓力
還是難免太大,我覺得未來日本(職棒)若有更多機會能跟我們交流,才會讓我們成長更多
。」
面對東奧棒球的籌組問題,癥結點始終不在於選手,終歸是行政面無法解決、執行無法落實
。包括如何組隊、如何遴選總教練、如何規劃方向、設定目標等,都欠缺大戰略的制訂與相
應的戰術規劃。中職聯軍雖然贏了日本武士隊1場,但是日本武士隊還有6場跟美國職棒的對
戰,明年與後年還會有一連串的訓練與遠征計畫。相較於日本,台灣在面對大賽的準備功,
必須上緊發條,從目標設定、策略規劃、落地執行等面向開始做起,若一再拖踏延遲,受影
響的總是在前線背負球迷期待的選手而已。
就在9日,中職聯盟與中華棒協一起坐下來開會討論,期盼能籌組「最強中華隊」。現任棒
協理事長辜仲諒,能否能擺脫過往雙方嫌隙,讓雙方可以盡快達成共識,可說是至關重要。
也唯有消弭彼此的衝突與不信任,也才能定奪東奧由誰主導,也才能真正決定教練團成員,
設置一連串「2020東京奧運棒球計畫」。就在日本已於今年3月正式鳴槍起跑之際,贏了一
場的台灣棒球,必須放眼如何繼續贏下未來的每一場球。
網址:
https://opinion.udn.com/opinion/story/9366/3475380
作者: eddy12357 (撾撾)   2018-11-12 12:37:00
台灣政策=
作者: suzhou (☂☁☁☁☂)   2018-11-12 12:37:00
作者: a2156700 (斯坦福橋)   2018-11-12 12:38:00
台灣策略 聲請暫解境管
作者: sealwow (seal)   2018-11-12 12:46:00
十年前策略-組最強中華隊,十年後策略-組最強中華隊永遠都在講差不多的東西
作者: youcantodo (Loveyouhi)   2018-11-12 12:50:00
棒協某人心思在出國,台灣棒球成長難
作者: Ageg (Ageg)   2018-11-12 13:04:00
不要再讓不穩定的旅外選手來接炸彈
作者: CTBA (終猾蚌邪)   2018-11-12 13:28:00
辜公子出國散散心不想嗎?
作者: shihyun (蝦寶寶)   2018-11-12 13:57:00
先拿到參賽權再說

Links booklink

Contact Us: admin [ a t ] ucpt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