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
suzhou (☂☁☁☁☂)
2018-11-15 13:13:53→ jjftj1120: 韓職一堆有實績的也在比,韓職打出來以前相信也不高吧 11/15 13:03
→ jjftj1120: 王就是卡在前無古人,所以沒人敢冒險,就這樣 11/15 13:04
→ jjftj1120: 那韓職第一個大聲喊要入札,卻無前例可循的又賣多少 11/15 13:05
韓職球員在未取得FA資格下,提前轉籍至日職球隊整理
宣銅烈 1996年 海陀→中日:
租借費3億日圓,個人合約最高總值兩年4億日圓
李鐘範 1998年 海陀→中日:
轉隊費4.5億日圓,個人合約最高總值一年1.3億日圓
李尚勳 1998年 LG→中日:
租借費2億日圓,個人合約總值兩年2.1億日圓
鄭珉哲 2000年 韓華→讀賣:
轉隊費2.5億日圓,個人合約總值一年1.3億日圓
鄭珉台 2001年 現代→讀賣:
轉隊費5億日圓,個人合約總值三年5.4億日圓
具臺晟 2001年 韓華→歐力士:
轉隊費3.5億日圓,個人合約最高總值三年5.5億日圓
日韓兩聯盟之間沒有競標制度 所以只能用轉隊費OR租借模式
而90年代末期到2000年初期,又是韓職FA制度上路前後
外加朴贊浩帶動一波與美職的互動,李尚勳當初更是差點用250萬美金租借費赴紅襪隊
雖然後來也影響到了美韓兩聯盟正式對競標機制的規範化
李尚勳在無法赴美情況下,仍維持接近的行情轉去中日龍
韓職一堆有實績的也在比,韓職打出來以前相信也不高吧王就是卡在前無古人,所以沒人敢冒險,就這樣那韓職第一個大聲喊要入札,卻無前例可循的又賣多少
作者:
pita30 (低調)
2018-11-15 13:16:00也沒前無古人吧,是古人沒這麼貴
作者:
suzhou (☂☁☁☁☂)
2018-11-15 13:19:00陳文賓 林恩宇 林英傑 546 以前就不貴啊XDDDD
作者:
suzhou (☂☁☁☁☂)
2018-11-15 13:21:00主要還是本身聯盟薪資要先拉高 且輸出也要有幾個真貨外加還要有經濟學市場上的競爭機制 也就是老美也在搶人供需 競爭 價格 這些機制成型 你才有能力說你要喊價
作者:
bkebke (下次填)
2018-11-15 13:23:00看Rosario就知了啊,韓職也開的高,所以KBO開的比MLB還高
中職與日職實力差距太大 真要打出來非常難投手有機會 林恩宇第一年不差 但之後肩膀就...而且林恩宇這種等級的土投 中職也是前無古人後無...
作者:
lionqaz (南梁陳慶之)
2018-11-15 13:26:00因為前人成績不夠力,所以後人不受信任....競標費1億 薪水壓到2年1或1.5億 日職比較有可能接受,畢
作者:
starchiang (æœ‰ä½ å€‘çœŸå¥½)
2018-11-15 13:37:00成績不夠力,多半就是實力不夠,扣除受傷的因素
作者:
lionqaz (南梁陳慶之)
2018-11-15 13:37:00竟球團的錢也不是大風颳來的。
前人的成績就反映了聯盟水準 所以也不要怪前人阿。。。
中職玩了十幾年才搞二軍 還是代訓假二軍中職就是台灣人縮影 進步很慢 花錢很難 然後一直羨慕別國
作者: jerry41512 2018-11-15 13:50:00
林恩宇第一年後面肩膀就不太行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