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論是到哪個球隊我認為這對於台灣職棒的正面意義很大
如同當年的野茂挑戰美國為日本拋開黑船情節很重要的分水嶺
日本棒球源於美國 戰後也跟美國有密切交流 過去很誇張的漫畫
野球太保沖繩JFK便是從小有看美軍打球成長的
當然在訓練方式跟理論固然有日本自己發展出的文化
但不可否認日本的哈美情節還是很深,過去年輕入團時的瘦弱砲手
在入團多年後都把自己吃成胖子重炮手,清原 中村 松中 岩村
都跟剛入團時天差地別。
台灣棒球也是源於日本 過去訓練方式跟用語也深受影響
在亞洲區比賽也是輸多贏少 不能否認台灣也有哈日情結。
過去中職成功培養多年輸入日本的沒有半個
貓仔 張99 小雞 吳偲佑 等等幾乎都是業餘時期就國家隊常客
在職棒陷入多次假球 解散 經營面臨倒閉到今年各隊落實真正主場
認養,以及一張冠軍賽門票可以衝到1980還有封王遊行這些早期看不到
的東西都慢慢有成果展現。
當然這些年旅外跟資訊進步讓打者在揮棒速度跟技巧都進步不少
面對頂級日本投手也不至於過去松阪一顆職球跟滑球就K滿地
纏鬥能力 跟球的位置都有提升,當然球隊太少跟沒有王牌大投手
還是會讓人減少觀看的動力,過去在日本有所謂的平成名勝負
清原 對上伊良部 野茂,還有一朗跟松阪的對決
但這對中職絕對百分兩百是正面的
如同盧彥勳 飛人陳信安 鋒哥旅美都能激勵後進跟帶來正面訊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