駐美觀點/為自己加油 鏡頭外陳偉殷的小動作
7月底的亞特蘭大天氣實在悶熱,比賽來到三局下半,陳偉殷已經在投手丘上汗流浹背。2
比2平手,壘上沒有跑者,1人出局,陳偉殷一記內角低球夠水準,卻被勇士隊重砲
Freddie Freeman一棒扛出中右外野大牆。
從一壘攝影席的角度看過去,Freeman通過二壘後,失望的陳偉殷把頭低了下來。
下一棒Nick Markakis走進打擊區,陳偉殷用釘鞋來回在投手板上清理紅土,把剛剛的記
憶掃乾淨。他伸了伸左手,像是子彈上膛。雙眼銳利地注視著捕手J.T. Realmuto,把手
套放在臉前,深呼吸,全神貫注,準備攻擊好球帶。
兩好一壞後,Realmuto把手套擺在九宮格4號邊線位置,陳偉殷準確地將時速90英里的直
球塞進左打Markakis的內角,讓出棒擊球的Markakis只能打出內野沖天炮。陳偉殷下丘後
立刻高舉左手,示意隊友球就在邊線上空,一壘手Justin Bour趕過來,順利接殺這個不
營養的飛球,拿到第二個出局數。
陳偉殷低頭鬆了口氣,走回投手丘。電視鏡頭帶到Markakis走回一壘側的休息區。
這時馬林魚的電視轉播畫面出現了促銷廣告。主播Paul Severino説:「在特定的主場比
賽中,將抽出1位幸運馬林魚球迷,獲得由廠商贊助的汽車。」
鏡頭外的陳偉殷,高舉左手臂,緩慢地從頭到大腿畫了半圓,最後在大腿上拍了一下。看
似零碎而無意義的肢體動作,其實大有學問。
「這是陳偉殷在提醒自己,剛剛投得不錯,但可以再加強」,時任邁阿密馬林魚投手教練
的Juan Nieves曾說。陳偉殷在解決打者後,或是結束練投時的最後1球,會做出這樣的繞
臂動作。他透過固定的習慣動作來提醒自己雖然順利抓到出局數,但還有要加強的地方。
運動心理學上將這樣的動作稱作「正強化」(positive reinforcement)。正強化並不限
於肢體動作,也包含言語的回饋,用途在於刺激大腦找回身體的「好感覺」。因此球員在
練習與比賽時,透過重複而且固定的方式來肯定自己,期望未來能在同樣情況反覆出現滿
意的結果。
投手習以為常的出手角度、跨步甚至是握球的感覺,即便同樣的動作已經反覆練習成千上
萬次,只有要一點極為細小的差別,就可能造成手眼協調上的改變,因此這樣的正強化小
動作能夠反覆地將最好的感覺印在腦海裡。如果能迅速調整,投手心理素質也會隨之提升
,在任何情況下都可以恢復狀態。
教練在訓練時也會時常使用這樣的技巧,使用同樣的語句來激勵球員(但未必是正面字眼
)。同樣的道理也發生在每次投手丘會議時,投手教練會用「正強化」的技巧,以鼓勵替
代責備,好提升投手自信。
華盛頓國民王牌投手Max Scherzer在賽前牛棚練投時,如果滿意剛剛那顆投出的球,便會
高舉右手,作為「正強化」的提醒動作,投手教練和捕手也都會同步舉起右手,互相提醒
。
不過「正強化」並不是訓練運動員唯一有效的方式,也有「負強化」(negative
reinforcement)。利用處罰或是批評,加強選手對於犯錯的恐懼,也的確有效,但長期
下來可能會造成心理偏差,失去信心,選手會產生負面想法,進而無法積極投入練習,甚
至討厭所從事的項目。
前國民總教練Dusty Baker就曾說:「正強化比負強化更有效果,但你不能在他們做不好
的時候還稱讚他,你得換種方式告訴他做得不夠好。」
Scherzer在場上面對打者時,就是使用另類的強化方式。他有時會對著手套飆出髒話,用
國罵咒罵自己,好在高張力的情況下保持極度專注。在解決打者後,Scherzer也會繞著投
手丘走半圈,就像是一種安靜的慶祝儀式,也是一種「正強化」的動作。
不只是提醒自己,陳偉殷的清理投手丘和畫圓動作也有控制比賽節奏的用意。在每個打席
間隔做的規律動作,稱作「間隔動作」(gap movement),透過固定的動作也可以讓比賽
節奏慢下來,調整自己的呼吸,穩定情緒,不要讓對手趁著慌亂攻擊。有些投手會透過調
整球帽、手指觸摸舌頭(一方面增加摩擦力)或是擦汗做為固定的習慣動作。
例如陳偉殷的隊友「火球男」Tayron Guerrero。他在每一次投球前,都會閉上眼,把手
套放在右臉頰邊,深深地吐出一口氣,然後使盡全力地瞄準好球帶投出時速102英里的剛
猛直球;不管接下來要投什麼球路,隊友Drew Rucinski則是會慢慢地把手指握成指叉球
,並且用手套輔助,讓手指越緊越好,他利用短暫幾秒的時間思考下一球該怎麼投,充分
利用「間隔動作」來控制比賽節奏。
你還觀察到哪些球員的小動作呢?
http://www.tsna.com.tw/tw/news/show.php?c=2&num=2406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