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2018年的最後幾分鐘,我趕快來對今年的大谷進行分析與總結
先來個前情提要(?),關於大谷NPB表現最佳的2016年之分析見下述該文:
[情報] 2016大谷NPB例行賽三振球種&安打類型 #1QA-humH (Baseball)
https://www.ptt.cc/bbs/Baseball/M.1512827640.A.C11.html
在那篇提過用大谷投球取得三振的第三個好球,以及安打的形式
來各自分析大谷身為投打二重身分的比賽型態與策略
分析來源:https://www.youtube.com/watch?v=t0GkBYzCKCI 投球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U65l_JA9iW4 打擊
打擊方面,安打形式最好的確認方法當然就是看影片
投球方面,光看影片很難一瞬間確認球種,所以雖然上面提供影片
其實我是到MLB官網的GAMEDAY去直接紀錄大谷每個三振的最後一好球的球種
63次三振之球種分布,單純看三振的第三個好球:
叉 叉 滑 叉 叉 叉 叉 四 叉 叉 叉 叉 四 四 四 叉 叉 叉 滑 滑 001-020
叉 叉 叉 叉 滑 四 滑 叉 叉 滑 滑 滑 滑 叉 滑 叉 四 叉 曲 四 021-040
叉 滑 叉 滑 叉 叉 叉 叉 四 叉 叉 滑 叉 叉 叉 滑 滑 滑 滑 滑 041-060
叉 滑 叉 061-063
四=四縫直球(4-seam): 8,大谷的直球主要都是四縫線,幾乎沒有二縫
叉=指叉(Splitter) :35
滑=滑球(Slider) :19
曲=曲球(Curve) : 1
相較於2016年大谷在NPB光靠四縫就取得各球種最多的75次三振(佔全年174三振的43.1%),
2018年在MLB大谷靠四縫只能獲得8次三振(佔全年63三振的12.7%)
可見得大谷在MLB用四縫的效果遠較NPB來得差,在NPB以球速見長的大谷,
這方面的確在MLB不太吃香,為此不得不增加變化球尤其是指叉球的運用
2016大谷用指叉與滑球各取得47三振(佔全年27%),
而2018大谷在此兩球種獲得三振的比例都有所增加:
滑球上升至30.1%,指叉更是獲得55.6%的壓倒性比例
至於曲球部份,在大谷奪三振的比例上從2016年2.9%下滑到1.6%
不過曲球本來就非大谷的主戰球種,所以還不算太重要
大谷在今年明顯過度依賴易傷手的指叉球,或許就是導致他受傷需接受手術的因素
在未來的復健完成後,大谷的投球需要尋找更加有效率製造出局的方法
以大谷今年的控球水平來看,BB/9為3.8,雖然還可以加強,但還不是太大的問題
所以尋找一個更有效的球種來減少指叉的比例以製造出局會是未來投手大谷的主要課題
至於這球種會是還在強化中的滑球,或是平常不常使用的曲球甚至幾乎不用的二縫直球?
就不是當前我們所能預期的了
93支安打型態之分析:
滾 轟 平 平 轟 滾 轟 滾 平*德 平 平 滾 平 轟 滾 平 滾 平 越 001-020
滾 平 轟 平 平 轟 越 平 越 滾 越 內 內 平 平 轟 內 平 越 越 021-040
越 內 轟 轟 越 滾 轟 轟 德 平 越 平 轟 內 平 平 滾 轟 滾 滾 041-060
平 轟 轟 平 平 內 轟 內 轟 平 轟 轟 滾 滾 平 平 滾 越 滾 平 061-080
轟 平 滾 內 內 轟 德 滾 轟 平 平 內 平 081-093
轟=全壘打(Home Run) :22支
越=飛越安打(Over) :10支,越過外野手上空深遠安打,即「歐吧」
平=平飛安打(Line Drive) :30支
滾=滾地穿越安打(Ground Hit):18支
內=內野安打(Infield Hit) :10支
德=德州安打(Texas Leaguer) : 3支,即落在內外野手間的軟弱飛球安打
和2016年的安打型態比較,2018大谷在全壘打、平飛安打、內野安打的數量上沒太大改變
倒是滾地穿越安打和德州安打有所減少,而「歐吧」飛越安打反而增加了
安打的理想型態:平飛安打(Line Drive)及由其沿伸的「歐吧」飛越安打、全壘打
在上述三者中,大谷的安打數量都能維持甚至增加,也就證明大谷打擊適應良好
其追求強勁擊球以及長打的策略還頗能應對大聯盟級的投手
事實顯示大谷在開季後省略揮擊時的抬腿動作,使其更能夠面對MLB投手的速球
值得注意的是,大谷的滾地安打與德州安打都有所減少
這可能跟針對性的守備佈陣、以及MLB野手的守備能力較強有關
大谷值得讚許的另一部份則是內野安打次數也不少,跟其積極的擊球後跑壘態度有關
當然像部分人士(如野村克也)認為身兼投手的大谷不需要在跑壘上逞強
個人認為大谷在擊球跑壘這部份還是必須拼盡全力,
大谷許多內野安打與長打都是透過優異的跑壘速度而多爭取到一個壘打數
但上壘後的盜壘是真的比較逞強,這點該有所節制
至於相較2016年,2018年大谷獲三振數增加和保送數減少也是跟MLB投手的實力較強有關
不過整體看來,大谷的擊球機制足以應對大聯盟投手的投球,需要增進的則是擊球策略
大谷承認他到MLB以後才開始思考擊球策略的問題,此前在NPB都是靠天份打擊
不過隨著他有機會就近觀摩MLB的頂尖打者:Trout和Pujols的打擊策略
這方面相信聰明的大谷會越來越有心得
總結:
大谷投球有一番轉型的必要,增加更有效率的球種及更佳的配球策略,
但一切只能在復健完成後才能執行,
至於大谷打擊反倒沒有太大問題,需要的是保持現有的機制並強化它
透過更精密的策略來應對更強的MLB投手
這一年給全世界棒球迷帶來許多驚奇的大谷,
如今靠著原本沒被人預期到的優異打擊在MLB站穩一席之地
但更令人引頸期盼的投球天賦因為傷勢無法盡情發揮
作為職業棒球史上難得一見的全能二刀流選手,我們期待他投球能力能盡快回復
用投打全能的姿態在MLB攻城略地,引領出顛覆棒球界生態的新風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