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信兄弟主場票房持續下滑,兄弟領隊劉志威日前表示,球團會繼續努力深耕台中,提升
在地認同感,並結合當地企業,進一步刺激主場票房;這個方向和做法其實相當正確。
回顧歷史,2013年11月底兄弟象確定轉賣,但買家不是呼聲很高、有座大型遊樂園區在台
中的麗寶集團,而是曾經進軍中職的中信金,當時麗寶轉賣金出價4.1億元,高於中信的4
億元,不過最終是由中信出線。
兄弟象大本營在大台北地區,兄弟董事長洪瑞河曾表示,「一國之都,沒有職棒球隊說不
過去。」由於中信總部在台北,而麗寶想把大本營搬到台中,中信符合洪瑞河「球隊留台
北」的想法,成為出線原因之一。
只是中信接手兄弟後,逐步將主場遷移至台中,原因不明,原本中信兄弟在台中洲際主場
票房還不錯,單季平均每場一度衝破6000人大關,但歷經前年「五虎將風暴」,加上戰績
不佳,去年兄弟在台中洲際51場主場,平均每場只剩4390人,下滑幅度顯著。
中信兄弟隊上季在台中洲際棒球場平均每場觀眾人數只剩下4390人,今年球團得更加用心
經營。 聯合報系資料照片
中職史上第一支把球隊主場和大本營設在台中地區,就是1993年剛進軍職棒的俊國熊。事
實上,1991年「俊國建設還」是業餘甲組成棒球隊,全隊比賽就穿著胸前繡有「台中熊隊
」的球衣,並長期與在台中的新民商工、體專建教合作,希望建立地方球隊形象,爭取台
中地區民眾的認同。
進職棒後俊國熊同樣將「台中」字樣印在球衣上,不但是中職史上首例,也是中職首支有
在地、主場概念的球隊,俊國建設是早年台中地區相當有規模的大型建設公司,這樣做完
全合情合理。
後來興農接手俊國,由於公司總部根據地同樣在台中,興農牛把「球隊=台中」的概念發
揚光大,興農球團宣推人員勤跑中、彰、投校園,並舉辦「興農牛盃中部乙組大專院校硬
式棒球賽」,一辦就是13年,還有「興農盃樂樂棒球賽」,另外辦了很多活動、投入大量
心力都讓台中球迷很有感,大家說到台中棒球,就會想到興農牛,一如統一獅代表台南,
意思是一樣的。
當年牛象大戰熱潮,絲毫不輸早期龍象大戰,只要興農牛在台中出賽,很多迷哥迷姐就會
湧入台體大球場,將球場塞爆,相信老牛迷記憶猶新。
興農牛在2004~2005完成二連霸,台中在地球迷也多感榮耀。 聯合報系資料照片
無奈的是,2012年底興農牛轉賣給義聯集團,改名義大犀牛,即使當時台中市長胡志強喊
話,希望接手球隊能留在台中,畢竟在地深耕多年,已是台中在地球隊;但胡市長喊話無
效,義大犀牛移師高雄,幾年後轉賣給富邦,富邦悍將又將大本營移至台北,等於重新經
營主場,這又是後話。
2012年底台中人沒了自己的職棒球隊,幾年後迎來中信兄弟,但一直無法讓在地球迷有強
烈連結,應該不少人還是認為「中信兄弟=台北」。
去年算是中信兄弟首次大力經營台中洲際主場,球季結束球團宣推人員也帶著球星勤跑台
中校園和基層球隊,算是跨出了第一步,如今,領隊劉志威說會提升在地認同感,算是再
跨出一步,中彰投地區球迷基數相當可觀,好好經營必能有一片天。
當初桃猿「北漂」桃園,花幾年時間打造「棒球桃花源」,已成台灣職棒主場典範,統一
獅深耕台南30年,成效有目更賭,富邦悍將雖才剛經營台北地區,但看起來也是有聲有色
,前途不可限量,未來就看中信兄弟怎麼做了。
中信兄弟球隊勤跑台中校園和基層球隊,也可以考慮結合洲際棒球文創園區資源,讓棒球
文化更深入台中。 聯合報系資料照片
要注意的是,中信兄弟台柱「恰恰」彭政閔,再過一、兩年應該就會退役,結束20年職業
生涯,少了這名超級球星,下一位能代表黃衫軍精神的球員會是誰?有球星才有票房,這
也是中信兄弟之後所會面臨的挑戰。
https://udn.com/news/story/7001/35822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