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閒聊] "臺灣的"職棒為什麼不模仿日本B-League

作者: vy8824 (Nash222383)   2019-02-09 02:54:00
各位鄉民朋友大家好
這是我在棒球版的第一次發文
我剛剛想到
為什麼我們的職棒
不跟甲組聯賽合併
搞一個"臺灣職棒聯盟"
分兩級等制度
且改為全年制度
第一級第二級的前3名打季後賽
(不再分上下半季)
8支球隊當第一級
(目前的四隻球隊加上來自11隻社會甲組中的前四名)
剩下的7隻球隊和有養二軍的當第二級
一二級的季後賽
每年
第二級球隊的第一名可以申請取代
第一級球隊的最後一名
但要加盟的新球隊要從第二級開始打
這樣有沒有搞頭?!?
違反版規再通知我一聲
順帶一題,寒假快結束了
作者: JimmyRollins (J-Ro)   2019-02-09 02:57:00
全國職棒總會表示:
作者: Fuuuck (歐麥古德尼士)   2019-02-09 02:58:00
以前還有人提議四隊併一隊打日職呢
作者: lovebulls (love46&51)   2019-02-09 03:00:00
先說說為什麼不學NPB要學B-League
作者: asd224321 (GAGABOY032)   2019-02-09 03:02:00
我是覺得二軍可以跟甲組打啦
作者: linus0522 (張誠晏)   2019-02-09 03:10:00
那選秀是給誰選??
作者: n61208 (Kershaw)   2019-02-09 03:20:00
憑什麼收益要被甲組球隊稀釋掉?
作者: poeta (鍵盤詩人)   2019-02-09 03:34:00
可以自己賺 幹嘛讓別人分
作者: wahaha23 (請勿拍打餵食)   2019-02-09 03:35:00
先弄個類似足總盃的盃賽大亂鬥還比較有看頭升降級制有太多利益衝突 很難搞
作者: loveloser (不良豬)   2019-02-09 03:59:00
光是支出跟收益就擺不平了好嗎
作者: Anikk (安..)   2019-02-09 04:27:00
如果我是甲組球員一定非常樂意、然後跟老闆談薪水
作者: kakain (kakain)   2019-02-09 04:30:00
台灣不是日本 因地制宜懂不懂 還在草創階段 沒那個本錢
作者: RICE0428 (堅持夢想)   2019-02-09 04:58:00
免談 台灣人只愛中國的職業棒球聯盟
作者: strams   2019-02-09 05:28:00
崇越/lamigo :0/21的一戰不夠慘嗎,天天這樣打,先不說家族球隊受得了受不了,球迷心臟受得了嗎而且這樣不怕會有些隊一二軍同在一級的可能嗎…升降級制前提至少應該是都要是職業的吧
作者: Atkins13 (Atkins13)   2019-02-09 05:47:00
標準球迷本位想法 職棒球團憑什麼被降階 再者 那些從甲組升上來的 球團資源跟後勤就跟得上來???如果台灣玩職棒會賺錢 這搞法還有一點可行性 現在大部分都嘛做慈善的 全混在一起就是小資本的出不起 大資本的一起砍薪資 喔耶又回到以前的簡樸打球 然後別說投手了連野手也更想出走要搞清楚 現況是球員需要球團 而球團不可能只為滿足球迷期望去做賠錢的事 別把自己看得太重
作者: Vincent8026 (交大帥哥)   2019-02-09 05:52:00
歐洲棒球好像就是這樣搞?
作者: Atkins13 (Atkins13)   2019-02-09 05:53:00
是說這種文大概兩個月就出現一次歐陸能搞是一開始沒有把職業跟業餘分明運作 再者各球團的資源運用上沒有懸殊差距 不然像某蟲月的要打進來參加選秀 有本事開多少簽約金??搞不好還變成年度下限秀現在一指隨便都近500萬 會不會選四五輪就龜了 然後一堆最後還簽不下air掉 這畫面太美麗我不敢想
作者: starchiang (有你們真好)   2019-02-09 06:42:00
只是制度選擇的不同而已,這跟歷史脈絡有關係,跟對錯沒關係日本能同時存在封閉型聯盟,如職棒,升降型聯盟(含業餘),如足球、籃球,但他們也有規定業餘隊若要打到職業層級,須符合某些規定要求才行,如戰績、財政、球場等
作者: yuran (米還有)   2019-02-09 07:27:00
為什麼不學NPB 要學B-league ?
作者: luna2000sea (30滷味天)   2019-02-09 07:40:00
不要幻想 職棒沒有那麼大的誘因
作者: lrh18 (鳥鳥安打王)   2019-02-09 07:49:00
別鬧了 光薪水該怎麼給 甲組就負擔不起了
作者: inshimmer (shimmer)   2019-02-09 07:51:00
低階自爽多次打假球的聯盟哪會想要改變
作者: lrh18 (鳥鳥安打王)   2019-02-09 07:55:00
甲組要打這麼長季賽 肯定被虐慘 就算透過特殊規定
作者: lsj049 (興農牛義大犀牛富邦悍將)   2019-02-09 07:55:00
等你瞭解職業和業餘的差距再來說這種話
作者: lrh18 (鳥鳥安打王)   2019-02-09 07:56:00
給比較多洋將或擴張選秀 但經營成本也會爆增
作者: nh60211as   2019-02-09 08:19:00
為什麼NPB不學日本B-League
作者: bear2008 (阿兩:所長~~~~~)   2019-02-09 09:06:00
升降級台灣搞不起來吧
作者: beebaa (菜比巴)   2019-02-09 09:31:00
這種文章出現的頻率大概跟組一隊加入NPB一樣高吧XD推薦一本書給對為什麼棒球不玩升降級制有疑惑的朋友中文版叫 瘋足球,迷棒球: 職業運動經濟學 2008年出版的裡頭很詳細的說明為什麼足球的制度能玩升降級 棒球不能
作者: roger717 (羅傑漆衣漆)   2019-02-09 09:54:00
現有四支球隊可以拆成AB兩隊來比, 同母隊不互打然後最後比AB兩隊的加總戰績 打台灣大賽的時候AB兩隊可以合併比拚總戰力,其餘賽季時間AB兩隊球員互換要限制
作者: OAzenO (すごいにゃ~)   2019-02-09 10:06:00
早就提過了
作者: illawang   2019-02-09 10:07:00
業餘禁不起這樣操一個球季的
作者: starchiang (有你們真好)   2019-02-09 10:09:00
我記得歐洲棒球也有玩升降級?但是主流職業棒球國家,都是封閉型聯盟
作者: shifa (西法)   2019-02-09 10:22:00
那這樣七隻業餘球隊要先給加盟金耶 XDDDDD
作者: youdar (Yoda)   2019-02-09 10:52:00
現在的問題又不是太多隊伍要打職業,聯盟不肯釋出名額
作者: angraer (>.^)   2019-02-09 11:04:00
你覺得業餘後勤跟得上?!
作者: hatehess (hatehess)   2019-02-09 11:49:00
業餘會被電
作者: sonyu (:P)   2019-02-09 12:01:00
要不要先去看幾場業餘
作者: bluepahahaha (小乖)   2019-02-09 12:32:00
台灣球迷喜歡半年拋一次彩帶 台灣有台灣玩法
作者: lesleylui (海尼根綠)   2019-02-09 12:35:00
足球是足球 只有足球才搞昇降
作者: flyvegetable (飛翔的菜瓜布)   2019-02-09 12:43:00
甲組上來被職業的虐菜會有比較好看?
作者: atzer2002 (Ace)   2019-02-09 12:49:00
中職倒掉 四隊回歸業餘 就有可能這樣搞
作者: beebaa (菜比巴)   2019-02-09 12:54:00
其實台灣的業餘甲乙組甚至慢壘一直都有在玩升降級有沒有搞頭 有 但你有在看嗎XD
作者: b54102 (可問江湖頂峰)   2019-02-09 13:08:00
寒假快結束了
作者: vgiraffe (小鹿)   2019-02-09 13:09:00
啊如果不小心二軍打到二級冠軍了升上一級怎麼辦~
作者: coffee112 (咖啡奶茶)   2019-02-09 13:29:00
寒假快結束了.......
作者: chey (Waitingfor)   2019-02-09 13:33:00
妳以為甲組業餘球隊每隻都想變職棒球隊? 傻眼
作者: summercat (summercat)   2019-02-09 15:21:00
因為這是棒球不是足球
作者: yachkotw (pip)   2019-02-09 18:54:00
還B聯盟勒,就直接說歐洲足球的俱樂部升降級制度得了人家歐洲不管英超西甲德甲義甲為什麼擠破頭都搶著升級?$$$$啊~一升上去不是只有票房,還有非常非常多分紅可拿至於棒球?一升上去中職超級聯賽(先暫用這個表示職棒)一年的開銷就直接超過一億,又不像歐洲足球幾乎每個球隊都有自己專屬主場,光場租+辦比賽的開銷就嚇死業餘甲組上一次中職超級聯賽,一年花費大概就是混業餘的2-3倍沒賺錢可能還要倒貼(就算有轉播金也補不回來)就很簡單,原PO你自己是出錢的老闆,幹嗎?
作者: wahaha23 (請勿拍打餵食)   2019-02-09 21:23:00
樓上也太激動了 真要說很多分紅可以拿的 也只有英超再來就是歐冠有踢進小組賽的 其他聯賽分紅很兩極

Links booklink

Contact Us: admin [ a t ] ucpt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