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IRPT001: 置換倒底是拿哪的來換啊 02/22 19:
44
(其餘原文恕刪)
各位版友好,小弟是目前任職中部某醫院的骨科物理治療師,昨晚下班精神不濟時看到,
不小心認真推了個文,但今早醒來想到好像打錯字加上其他推文建議直接回一篇,花了點
時間整理一下臨床知識提供給眾版友參考。不過小弟才疏學淺,內容如有錯誤還望其他前
輩指正。
所謂的韌帶重建手術(ligament reconstruction,俗稱韌帶置換或韌帶移植手術),但就
俗稱的字面意思,常常會讓人誤解是不是取別的韌帶移植過來取代受傷的韌帶,就好像原
文底下I大推文的疑惑一樣。其實大部分的韌帶重建是取肌腱(tendon)移植到受傷韌帶的
位置,取代其功能。至於為什麼是肌腱而不是韌帶,必須先稍微解釋這些結締組織
(connective tissue)的生理學和功能。
肌腱是連接肌肉(muscle)和骨頭(bone)的結締組織,有的學者認為肌腱有主動收縮的功能
,應歸類在收縮性組織(contractile tissue);但有的學者認為它沒有主動收縮的能力,
應歸類在非收縮性組織(non-contractile tissue)。不過不管如何認定,肌腱主要功能是
在肌肉收縮(muscle contraction)時可以拉動骨頭產生關節活動。
韌帶則是附著在一個關節(joint)兩端的骨頭上,非常肯定的是韌帶屬於非收縮性組織並
不會主動收縮,因此它的功能是在關節產生動作時限制過大的關節角度(ROM)。也就是說
當一個關節角度過大、超過韌帶限制的時候容易讓韌帶變鬆或是撕裂(tear),也就是俗稱
的扭傷(sprain),例如腳踝扭傷(ankle sprain)、投擲運動產生需要開TJ手術的手肘尺側
副韌帶撕裂(elbow UCL tear)。韌帶相較於肌肉、肌腱來說,血液供應較少且沒有主動收
縮的能力,受傷後修復癒合能力較差,所以韌帶受傷後關節會變鬆,不管有沒有侵入式治
療,都必須將有主動收縮能力的肌肉訓練得更強壯才能維持關節的穩定度。
也因此,幾乎不會選擇其他韌帶來置換受傷的韌帶,原因就是這樣會犧牲其他關節的穩定
度。而肌腱的纖維組成較相近韌帶,所以多半選擇肌腱取代嚴重撕裂的韌帶。到這邊可能
有人會問說,這樣拿來置換的肌腱它本來連接的肌肉還有辦法收縮產生關節活動嗎?
有可能會影響到本來連接的肌肉沒錯,所以醫師都會選擇已經退化在人體幾乎沒有功能的
肌腱來置換,以TJ手術來講,印象中多半取掌側前臂(forearm palmar side)的掌長肌
(palmaris longus)或小腿的蹠肌(plantaris);或是因為某些肌腱寬度厚度都夠,在不影
響肌肉收縮功能的前提下可以取下部分肌腱,例如臨床上韌帶重建的大宗-膝蓋前十字韌
帶重建(ACL reconstruction),主要是取髕下腱(patella tendon)或是腿後肌
(hamstring)肌腱。
其實開刀還是骨科醫師的專業,以上資訊如有錯誤還仰賴其他骨科領域前輩指正。但我們
物理治療師在這些手術後扮演相當中要的角色,包括術後如何恢復關節角度、如何訓練肌
力、如何讓關節回到原本的功能、回到專項運動訓練都是我們的專業,必須在整個醫療團
隊中完整銜接醫師、選手/病患、防護員、教練等等,所以這些知識還是會放在物理治療
的養成教育,才有可能讓病患或選手達到最好的預後目標。
很抱歉小弟潛水多年,第一次回文還沒學會如何附圖,不過文中關鍵字拿去估狗應該可以
找到不少資料或圖片,版友們有問題也歡迎來信討論,謝謝大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