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引述《if2 (祈福兔)》之銘言:
: 劉保佑說:「連3年觀眾停下來,去年去教士二軍基地看比賽,下午熱的要死有1萬5000位
: 觀眾,為什麼要從澄清湖搬到桃園,因有一場看到觀眾只有700個,這不是職業球隊,不
: 走怎麼行。」
怪高雄囉?
La New 2004第一個球季, 當年還在2001世界盃帶起的中職第二波熱潮中.
雖然戰績濫倒掉渣, 但各種新聞炒作的不錯, 看起來算是有個好開頭.
第二個球季2005年, 第一次黑熊, 發生這種事, 還想要觀眾?
第三個球季2006年陳金鋒加盟, 奪冠.
明明前一年黑熊, 但是因為陳金鋒, 所以這一年La New觀眾人數,
跌幅是六隊最低的2%, 其他五隊被黑熊害慘了, 跌幅最低30%起跳.
第四個球季2007年更是六隊唯一主場觀眾人數逆勢往上成長的.
高雄人這樣子也算對得起陳金鋒了.
第五個球季2008年這一年奧運有棒球, 台灣也有搶到資格.
原本有希望像2001年世界盃一個國際賽把中職再度救起來那樣子,
但在北京發生了甚麼事大家都知道.
第六個球季2009年, 季末第二次黑熊.
第七個球季2010年沒有票房沒有戰績, 季末迎回紅中.
以上就是La New在高雄七年兩次黑熊,
然後說看到一場比賽只有700個觀眾不像職業隊.
第八個球季2011年烙跑去桃園了, 逃猿元年.
這一年除了不斷作死的牛牛(全本土, 八壯士.)外, 各隊票房都緩慢回血中.
逃猿二年2012年票房再度下滑, 所以搬到桃園根本不是票房的關鍵.
票房的關鍵點來了
逃猿三年2013年, 季前WBC時代表隊的好表現,
加上曼尼加盟, 中職第二度回春(第一次回春就是2001世界盃).
受益最大的義大, 觀眾人數直接達到前一年的三倍之多.
其他三隊觀眾人數也都有前一年的兩倍之多.
逃猿四年2014年其他三隊觀眾人數開始小幅的向下修正,
這年真的太子經營有成, 只有Lamigo甚至還能夠持續往上成長.
後面幾年就不多說了, 人家太子在桃園作的就是比他爹聖人在高雄作的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