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引述《yenyu73 (Go)》之銘言:
: 台灣的棒球要進步 真的還是要有巨蛋 (亞洲天氣容易下雨 場地養護不易)
: 日本12球團都有6顆蛋了
: 台灣的棒球人口養1顆蛋應該不是問題才對
: 當然CPBL的素質要想辦法提升 (聯盟還有球團要持續努力)
: 才能讓只看 MLB 還有 NPB 甚至 KBO 的球迷能夠回流到中職
: 進場看球
這是一個悖論啊
或許從一開始思考的方向就想錯了
「中華職棒球隊真的養不起巨蛋嗎?」是個假議題
而是應該討論「球迷為什麼不進場?」
演唱會一張門票2千$NT,是中職門票的5倍
為什麼知名歌手的演唱會,能夠場場爆滿,門票被一掃而光
因為歌迷覺得有那個價值啊,所以即使門票再貴,歌迷都會捧場
中華職棒的門票跟美日相比,除以人均收入,其實也不貴
那「球迷為什麼不進場?」,因為球迷覺得球賽的價值,不足以反映票價
球賽的價值,是由很多面向組成
中職球員素質就在那邊,除非中職球團的老闆肯將球員薪資提升到起碼日韓標準
不然球員素質基本上是無解的,多少錢就只會吸引多少水準的球員,在那個聯盟發展
很多人討論中華職棒進場球迷不夠多,蓋大巨蛋一定進場率低會賠錢
但現在的情況就是:球賽的價值,並不值得球迷買票進場看球
軟體(球員)既然現階段沒有提升的可能,那硬體(球場)就是球團可以努力的
所以,台灣到底需不需要大巨蛋棒球場?
蓋一個可以遮風避雨,可調節溫度,讓球迷有良好觀賽體驗的大巨蛋
從藉由提升硬體,來提升球賽價值的角度
台灣真的很需要!
中職球團如果覺得蓋大巨蛋負擔太大
還有很多撇步也可以提升球賽價值
例如增加啤酒小妹,送餐小哥
球場隨時都有背著啤酒背包的漂亮妹子,現倒啤酒給觀眾喝
球場有點餐APP程式,不用離座去買,手機平板拿起來滑一下,食物飲料就會送到位置上
廁所維護的像百貨公司廁所的等級,提供衛生紙、消毒酒精、馬桶坐墊紙
球場攝影機,直接回饋系統,買票進場的觀眾,可以從APP程式,直接看到攝影鏡頭
認證機制就是APP會鎖定位置+票根上的單次認證條碼,只有進場的球迷可使用
像球迷如果可以看到投打對決的正面攝像畫面,可以和現場觀賽的氣氛完美融合
APP還提供即時球員資料查詢,現場觀賽的球迷,還可以隨時調出球員資料
知道他今天前面的打席表現,或是累積成績,這樣就會很期待球員的接下來表現
座位上還有耳機孔,打開防水防塵的蓋子,接上耳機
就能聽到主播和球評討論球賽
不論主客場,主隊球迷有主隊的主播和球評,客隊球迷也有客隊的主播和球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