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知名棒球作家兼球探Keith Law在他的書《智慧野球》(Smart Baseball)裡指出:
打擊率的問題並不是因為它是個沒意義的數據,而是它並不適合當作一個衡量打者的
主要數據。他寫道:「如果打擊率被當作是較為次要的數據時,基本上就不會被數據派所
抨擊。但是當打擊率被視為衡量一位球員是否具有明星身手的數據時,那可就惹火了所有
真正在研究棒球數據的人們了。雖然一般球迷仍然會去在意打擊率以及打擊王的頭銜,事
實上,在過去二十年中,打擊率的重要性已經降低了許多,而且隨著時間過去,只會更加
被專家唾棄。」
其中一個問題就是打擊率以及打擊王這個頭銜的連結。打擊王,就名義上,意思就是指聯盟
最好的打者。如果是在死球時代或是如中職2000年代中間那段投高打低的時期,打擊率的價
值的確是有的。但隨著現在長打和其他上壘方式越來越頻繁的情況下,只衡量安打出現或
然率的打擊率就成為了不符合現代棒球的參考數據,畢竟它忽略了長打及上壘的重要性。
Law在書中利用相關分析去測量2011-2015年大聯盟打擊率、上壘率、長打率、以及OPS與
球隊場均得分的相關係數時,發現打擊率與場均得分的相關係數為0.749,算是支持了團
隊打擊率越好,得分越多的假說。然而相對於打擊率,其他三項數據與場均得分的相關係
數都更加接近1(上壘率:0.833,長打率:0.903,OPS:0.956)。因此,打擊率或許有
它的價值在,但是相對於上壘率或是OPS,它的價值明顯是有限的。
打擊率不是沒有用的數據,而是人們認為打擊率應該會呈現的,與它能夠做到的效果是有
很大差距的。那麼假設我們不去使用打擊率作為衡量打者的數據。有哪些是我們應該去使
用的呢?
如果不要過度繁瑣的計算,那就是上壘率。上壘率不僅包含了安打,也包含了選球保送上壘
,所以在打者的橫樑上,比打擊率稍微可靠點。其他像是wOBA、wRC、wRC+,甚至是
Baseball Prospectus提出的DRC+都是比較符合現今棒壇的數據。
而至於鄉民愛用的OPS,相對於前述這些,反而是比較不恰當的數據。首先它是把兩個分母
不同的數據OBP和SLG加在一起,所以在數學上就有些不合理。OPS+看起來好一些,但畢竟
是建立在OPS上,各位在使用上就斟酌一下吧。而如果是要單純論長打能力,那就用isoP
,也就是長打率減打擊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