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大最新趨勢影響 大聯盟牛棚急速崩壞
大聯盟近年來的一大流行就是牛棚當道,越來越多球隊早早就把先發投手換下場,讓中繼投
手接手,避免讓先發投手面對對方打線第三次,也使得牛棚使用量連續兩年創新高(從2017
年的16469.2局到2018年的17415.1局,而今年按照現在的頻率,將會以17692局連三年刷新
紀錄)。但今年各隊赫然發現比賽後段的投手調度越來越辛苦,牛棚的崩壞成了當今大聯盟
各隊的共通苦惱。
在今年之前,歷史上只有2010年,95敗的皇家隊曾經單季用過20位中繼投手,不過這個球季
至今,已經有金鶯、水手、小熊、大都會、費城人、釀酒人、遊騎兵和海盜隊(包括使用先
發投手和野手客串)使用20人以上來中繼投球,但上述八隊中只有小熊的牛棚自責分率在4
以下,而金鶯隊的牛棚自責分率卻是慘不忍睹的6.13。
先發投手的投球局數近年來逐漸減少,2019年目前平均每次先發不到5.1局左右,是史上最
少的(二十五年前每次先發平均吃的局數超過六局),用球量從九年前的97球降至今年的88
球。先發投手的局數少,表示牛棚的使用量就增加,今年平均每場比賽要投3.62局,也造成
牛棚的自責分率成為20年最高的4.48。紅襪隊的棒球總裁鄧布洛斯基(Dave Dombrowski)
就說:「先發貢獻的局數越少,造成你更依賴中繼,也使得某些中繼投手投壞的機率增加,
而有時你太靠這些投手,使用量太高,他們隔年無法回復水準的機率也更高。」
根據運動畫刊資深作家維度奇(Tom Verducci)的研究,自從大聯盟在1969年將投手丘高度
下降之後,連續49年先發投手的自責分率都高於中繼投手,直到今年。依據美國時間6月26
號Fangraphs的資料,今年牛棚的團體自責分率為4.48,先發則為4.45,是50年來第一次牛
棚自責分率高於先發的。就在三年之前,牛棚的自責分率幾乎比先發投手低半分(3.93比4.
34)。
今年大聯盟的牛棚自責分率是69年第二高的一年,只比類固醇年代的2000年略好,也是史上
第八糟糕的,而且隨著負擔增加,自責分率也節節攀升,從四月份的4.37,到五月份的4.45
,到六月份的4.72,是自1950年後六月份最高的牛棚自責分率。
勇士隊強打弗里曼就說:「你這樣解讀,如果你每晚都得要用四到五名中繼投手,其中一個
人當晚投不好的機會是多少?很可能對吧,而且你一場就要用四到五個牛棚,還要考慮耗損
率。對打者來說,我們的心態就是:準備打牛棚吧。」
在最近的兩個冬天,大聯盟共有26位中繼自由球員拿到850萬美金以上的大合約,而維度奇
認為中間起碼有19人是糟糕的投資,像是費城人隊的羅伯森和杭特、紅雀的米勒和格瑞格森
、大都會的法米利亞、道奇的凱利、天使的艾倫、小熊的莫洛、洛磯的麥基、蕭恩和戴維斯
。這些人中有七個人今年曾經進過,或現在仍在傷兵名單中。勇士總教練史尼克就說:「我
覺得你看當今很多菁英級的中繼投手手臂都被操壞了。」的確一個球季中要投50到70局,每
次都要用極力催球速,還要投強力滑球,加上牛棚的暖身量,手臂的負荷量相當可觀。
維度奇認為有三項因素造成今年牛棚的崩盤:
1.開局投手的使用
光芒隊從去年開啟這項實驗,今年已經被許多隊廣為接納,兩年前大聯盟只有133場比賽先
發投手投不到兩局,今年預計將有269場這樣的比賽。這種用法的確有效降低了第一局的自
責分率(大聯盟最強創意公司 光芒窮則變、變則贏!),但也因為增加牛棚日的次數,當
先發投手狀況不好時,意料之外的牛棚日也造成過多的使用量。
2.換更多投手
去年大聯盟總教練們起碼上投手丘換五次救援投手的機率,比起前一年上升了28%,今年雖
然略有下降,但是比起類固醇年代的五年間(1996年到2000年)都高,還是一個字:操。
3.更多全壘打
洋基隊今天延續連續敲全壘打的場次到29場,而今年大聯盟按照這種速度下去,可望打破去
年球季的史上單季最多全壘打紀錄。現在牛棚投手不見得被打更多安打,今年他們的被打擊
率是2成47,比起前四季來說只略為上升(2015至18年的數字都在2成45到2成46間),但是
長打率可就可觀了:
https://i.imgur.com/b4bTJ9L.jpg
林煒珽製表
1930年是史上最神秘的打擊之年,而1999和2000年則是類固醇年代的高峰,今年中繼投手的
被長打率居然能夠和這些年度並列。六月份牛棚被打的全壘打數,正朝向史上單季最高的數
字邁進,將會超越,嗯,今年四月份的紀錄。而五月呢,是史上第三多。
全大聯盟最糟糕的牛棚屬於國民隊,他們第八局的自責分率7.70是史上最高,而老虎隊的八
局自責分率7.00則排第五;自責分率第二糟的金鶯隊第九局自責分率7.71為歷史第二,洛磯
隊的6.75則可以排到第六。
維度奇的結論是,今年除了是全壘打之年以外,也是牛棚崩壞之年。當大聯盟的數據分析單
位在幕後操控總教練的中繼調度時,也得趕快找到對應之道。
https://udn.com/news/story/6999/38966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