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實倒是覺得沒甚麼好檢討
台灣是個小國,有小國的做法
當然其他國家也是一樣.
以台灣能拿到這樣的榮耀,已經是與有榮焉了.
可是總歸一件事
沒有錢
有錢就代表了競爭力
為什麼中職會有彈力球的時期?
不如說說索沙為什麼去韓國.
當看到洋聯的洋投的時候覺得強到爆表
可是中職有嗎?
沒有錢,就沒有球員的相互競爭,沒人要來台灣領這麼少的錢
怎麼跟人競爭?
接下來就是衍生的問題了,小國也是沒錢啊!
可是在台灣,誰能保證從事體育活動的人,一直都會有收入在?
台灣的一般收入並沒有低到無法生活下去
而當好好的工作可以好好的活下去的時候,誰要背負風險去從事職業運動?
今年U12的小將們,到底有多少人長大後會從事職業運動?
可是對相對收入較低的小國而言
從事職業運動,或許是一個與台灣相對收入風險較低的一種職業.
再者,就是配套措施,這應該是國家應該要去努力的.
從事職業運動的人,當無法繼續從事職業運動的時候剩下甚麼?
國中小的時候,常常會聽到某某體育老師,是哪裡的前國手
馬的讀書的時候到處都國手不是嗎?
台灣一年會產生多少國手?然後這些國手何去何從?
如果沒有後續發展,每一年都會多一堆失業人口啊!
一些職業球員或許會有球團的教練約
可是如果沒辦法真的到職業呢?只是個不上不下的運動員呢?
甚至球團又被買賣或者解散後又怎麼辦?
一樣都是從事職業運動的相對風險
影響國家從事職業運動的相對投入人力啊!
可是一切都還是需要錢啊
當沒有錢的時候,只會導致如一灘死水般的惡性循環.
在沒有運動煉金術的方法時
多看看有廣告的轉播,或買票進場支持
多少盡自己的一點心力就很好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