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引述《vivichou (yu)》之銘言:
: 剛看亞錦賽雖然沒幾個觀眾
: 背景樂還是不乏熟悉的敲鑼打鼓應援
: 記得當年義大剛加入時也是導入美式球風沒有弄應援團
: 最後還是失敗必須用
: 好像從少棒到成棒的比賽總少不了敲鑼打鼓應援
: 是不是台灣人比較習慣要這樣應援了
: —————
: 我沒有否定應援團意思喔 我到球場也會跟著喊
: 只是好奇想問問~~
覺得是民族性問題
亞洲人還是比較不喜歡跟別人不一樣
所以觀眾席上沒有人帶應援時大家也不太敢畫蝦
反過來說有人帶口號時,即使你覺得不想叫,但是旁邊都跟著叫你也會一起叫。
看桃園RJ大叔就知道,客隊進攻吃大局時除了熱區會虛弱地帶一下三針他以外,觀眾看起來就是一副無力感。
RJ出現帶口號,附近觀眾才會跟著喊。我沒有特別喜歡或不喜歡他,不過我覺得我們的民族性真的比較膽小,被動,不鼓勵個人色彩。
我個人對桃園那套應援覺得很不錯,但不會想跳舞。我的想法是,我看球看到覺得激情的時候,自然就會喊喊喊。例如拿到關鍵出局數、球隊超前、美技,或是反過來說發生很鳥的失誤的時候。
明明投手就在摸,場上也沒什麼事情,還要一直跳舞跳舞賣力地喊,個人會覺得黑人問號。當然還是很多球迷這樣也開心,這也沒什麼。
不喜歡的話就跟我一樣專挑內野偏中段以後或是上層,比較可以照自己的節奏看球。或是看二軍:二軍絕對可以讓你體驗什麼叫美式應援,簡單說就是你自己當應援團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