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資訊:
高中雙棲大物、受傷、復健、球速在幾個月之間大幅上升,復出後幾局內表現優異。
至於簽下75萬美金的合約...
劉致榮的風險:
放棄未來可能更高的簽約金 (就算在新制,理論上還是可以破2MM甚至更高,他年齡較大,
完成度"如果"能被證實較高,對MLB球團來說就類似簽古巴球員那樣,當作 較近 即戰力)
劉致榮自己才知道的資訊:
自己受傷狀況如何,對自己球技/傷勢的信心,其他球團的出價
紅襪的風險:
簽約金整個放水流 (這邊要記得,國際球員簽約金是有軟上限的,不是球團有錢就隨便花)
還有劉年齡較大,基本上除了完成度較高,可以當作簽個 類似FA 來養這個思維以外,
要當作年輕雜魚大物的時機基本已經過了。 (一般中南美洲國際球員可能從16歲就開始養)
基本簽約態度應該是 明年先打1A,但預期最多一季就要升上2A的程度。(大致符合金額)
升不上去的話以年齡來說時間會開始不等人。
紅襪能得到的資訊:
歷史資料、最近幾局的投球內容 (scouting)
討論就開放了...
不過就以上資訊,這次簽約,在一對一商業決策上我自己是偏向紅襪的風險較高。因為:
1. 樣本太太太太小 (2.1局完全封鎖社會人...呃...)
2. 受傷風險
3. 年齡以international FA來說偏高。比較接近的類比是古巴人,看的是完成度較高。
而不是可以養成超級大物。 例如(純屬猜測)直接當RP養。
4. 75萬美金的機會成本,在中南美洲已經可以簽不錯的雜魚。
以上純粹討論這個case的商業風險
至於其他例如球團經得起開福袋,對球員來說可能是一輩子的賭注等等的延伸,
就不在討論範圍了。
事實上就連MLB層級都可以看到很多中南美洲大物,願意在生涯前期就簽長約(例Altuve)
但很多美國人寧願一年一年仲裁(例Betts)。
我們說個人不簽的風險太高,只是(相對)貧窮限制了我們的想像。
還是回歸單一case來討論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