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文恕刪
我中南部系壘仔啦,來說說我看到的
(以下為個人觀點,不代表任何立場
首先,球類運動人數真的在變少,不管是什麼球類都一樣,我認識的不管是排球、桌球、
羽球都有相同的情形,招不到人一隊隊倒,盃賽參賽隊數一屆屆少。系籃比較特殊,剛開
學總是會有一大群的人搶著加,大概新生盃後會退個六七成,但那些一窩蜂的新生也在減
少當中,據我所知已經有一些系籃開始有斷層危機了。連只要5個人就打得成的系籃都有
問題了,人數需求兩倍的系壘一定更嚴重,倒隊的速度更快。
再來談招生的部分,受惠於中職美職與茂野吾郎,替台灣培育出一批喜愛棒球運動的人,
他們上了大學在選擇球隊時有很大的可能會加入壘球隊,但這也是絕大多數新隊員的來源
了,願意加入系壘的人基本上都是因為「喜歡棒球運動」。礙於裝備門檻與練球時段(高
昂的費用與只能假日白天練球),我們拓展新客群的空間很有限,再加上壘球並不是一個
能快速進步的運動,菜雞如我打到大四也沒辦法從容瀟灑地打球,那看在一個外人的眼裡
就會被歸類為「不帥」,傳出去結果就顯而易見了。我聽過很多人會因為「以前沒接觸過
但感覺很帥很猛」而加入系籃排桌羽,但當中就是少一隊。
最後提到「成就感」,學生球隊打球圖的就是個爽字,也許用尖叫、歡呼聲來量化會比較
直觀。今天我打系壘要獲得歡呼,要嘛長打、要嘛美技,但一場比賽60分鐘,我平均上場
打擊3.4次,守備也就3.4球,要長打就夠難了,美技更是可遇而不可求。但如果我加入系
籃,假設出手次數平均分配,我一場就會有十來次的出手機會,當中只要進一顆三分球,
場邊的尖叫聲絕對讓你開心一整天。這種落差也導致系壘留人的力度真的不大。
前陣子看到OB學長發的臉書動態回顧,看到8.9年前的球隊熱身,那個人數可能是我大學
四年下來隊友人數的總和,驚訝之餘也不免讓人感慨。面對「每一年都像最後一年」的局
面,我能做便是盡可能地捍衛自己的球隊,只要球隊不倒,壘球就還有希望,為了讓學弟
還有球可以打,也為了這項帶給我無數回憶的運動能傳承下去。
獻給正在咬牙苦撐著球隊的你們,大家都辛苦了,謝謝你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