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文根本把戲劇跟現實完全混淆....
https://m.khan.co.kr/view.html?art_id=202001092105005&utm_source=urlCopy&utm_medium=social_share
這齣劇雖然是韓國編劇寫的,
仍然有許多地方被認為是太過球迷幻想情節不切實際
韓職在10球團規模
當初戲劇熱播時,媒體就採訪各隊團長來評論真實可行性
但各隊都直接表明,短時間內很難會出現拿頂級看板去當交易籌碼的
因為亞洲球隊跟美國大聯盟最大不同的地方,是球隊規模差異
造成交易的市場認知也不同
以及母集團經營職棒多數仍然還是優先追求穩定形象
所以球隊結合母集團資源給明星球員的長期挹注
除非明星球員有公然醜聞
不然不會隨便把企業另類形象看板拿來當交易籌碼的
這等於過去幾年球隊行銷團隊自廢武功的自殺行為
(對!形象在亞洲球隊有時比戰績重要)
韓職至今也只有少數發生過的案例
例如拿不乖的崔東源(當初跑出來要組工會,變成資方最討厭的問題人物)
直接交易來懲罰這種萬惡勞方XD
那為什麼美國可以這樣玩?
韓國的團長們也講白了
因為美國的FA制度,有時交易反而是另一種球團生存之道
(亞洲的職棒生存關鍵還是看母企業臉色)
你要吱吱提早攔胡搶劫王維中不是不行
倒不如繼續把郭泓志模式拿回來玩
看看別隊領隊會議要不要同意了
不然吱吱真的可以同等級能換的籌碼,大概是等王柏融回來拿去換看看吧X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