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新聞來源:
Fox Sports Asia
2. 新聞標題:
【李秉昇 MLB專欄】大聯盟史上唯一的「一球比賽」
3. 新聞內容:
MLB美國職棒大聯盟 | 48 分鐘前
現代棒球比賽對「用球」狀態的要求非常高。只要球有一點點的磨損,主審就會換一顆新
球。如果球被打到界外太遠的地方,或是壘上無人時發生暴投,為了減少延遲,主審也會
直接換新球,加速比賽進行。平均來講,現在大聯盟比賽一顆球的使用壽命,大概只有「
投手投三到四球」的長度,換句話說,一場大聯盟比賽通常會消耗掉約80到120顆的用球
。
然而,在大聯盟早期,尤其是1921年以前的年代,情況與現在可說是大相徑庭。
早期的大聯盟鼓勵主審,只要球還能用,形狀沒有變形,球皮沒有鬆脫,就繼續用下去。
另一個能節省當時用球的規則是,1916年以前,每支大聯盟球隊都規定撿到界外球的球迷
,需要歸還用球給官方。
在這樣的條件下,那時一場大聯盟比賽只會用大約六顆球。有些球確實會因為被重複擊打
而損壞;有些球會因為被打到不知道飛到哪去而遺失;當然,也有些球會因為撿到的球迷
不願歸還(大多數是小孩子,拿到界外球之後就落跑),而被帶走。
1912年,小聯盟棒球曾發生過一個令人印象深刻的事件。4月11日,一場小聯盟「美國協
會」(American Association)由哥倫布斯參議員隊(Columbus Senators)和堪薩斯藍
人隊(Kansas City Blues)的比賽,整整九局就只用了一顆球,過程中完全沒有換球。
那場獨特的比賽似乎激發了名人堂裁判Hank O’Day的奇想,看看同樣的不凡事蹟是否可
以複製到大聯盟賽事。1913年,O’Day還真的主持了大聯盟史上「前無古人後無來者」的
唯一一場「一球比賽」。
1913年6月29日,辛辛那提紅人在主場作東,迎戰來訪的芝加哥小熊。紅人的球員兼總教
練Joe Tinker,在賽前交給O’Day三顆新球,供作當日的比賽用球。九局比賽打完,O’
Day歸還兩顆尚未使用的新球給Tinker,代表整場比賽就只用了那麼一顆球!
Hank O’Day。
O’Day在比賽之初拋給紅人投手Red Ames縫線球後,就再也沒有把手伸進他的球袋中。你
以為那場比賽是很少球被打進場內的投手戰?那可就誤會大了。那場一球比賽最不可思議
的是,它是一場安打不少的高比分賽事,紅人最終以9:6獲勝,雙方合計共敲出20支安打
;此外,那場比賽還出現一些暴傳。從比賽的狀況來看,要單靠一顆球撐過九局實在不容
易。
不過那顆球確實挺到了最後,O’Day主審也造就了大聯盟史上為一的「一球比賽」。棒球
名人堂自然很想要把那顆別具歷史意義的用球,陳列在他們的館藏中,但很可惜的是,沒
有人知道最後那顆球到了哪裡去。
可以確定的是,它沒有淪為那些被用到徹底不能用之後再被丟棄的練習球,因為《辛辛那
提問詢報》(Cincinnati Inquirer)有寫道,紅人總教練Tinker知道那球意義非凡,因
此特別把那顆歷經九局比賽磨難的球收進口袋裡帶回家,當作紀念。或許有一天,這顆傳
奇的用球會再浮出檯面也說不定。
假如現在每場棒球比賽的用球方式,都跟1913年6月29日的「一球比賽」一樣,那一整季
下來,大聯盟消耗的棒球數不會超過2500顆。不過大家都知道那是不可能再發生的事情,
而也因為現在頻繁更換用球的慣例,大聯盟一季消耗的棒球數量都會超過17萬5000顆!
(撰文:李秉昇)
(參考來源:資深棒球作家Craig Wright的文章《The One-Ball Game》)
4. 新聞連結:
https://www.foxsports.com.tw/baseball/924781/mlb
5. 備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