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應該在亞洲是無解的通病吧
政府的預算就那些錢 你要蓋的新穎 採國際標
這點香蕉一定只能請猴子 更何況越潮流的設計建築 後續維護成本更高
所以台灣很多公版建築就是這樣 除非球團自己蓋球場 不然不可能解決
歐美很多球場 都是球團自己蓋的 所以少掉跟政府溝通的問題以及上座率的問題
※ 引述《takenostand ((紫色隱者))》之銘言:
: ※ 引述《lauwei (lauwei)》之銘言:
: : 比賽輸日韓也就算了,畢竟人家發展比較早
: : 人口比較多,球員基數比較大,訓練比較紮實等等
: : 但是為什麼球場水準也輸日韓一大截
: : 這種固定的東西,台灣設計不出來就請國外來設計阿
: : 政府都砸錢了,結果只能蓋出二流球場
: : 日本人覺得台灣球場=社區球場
: : 韓國人也覺得台灣球場很爛
: : 到底是出了什麼問題?台灣連球場都蓋不好
: 推文有人提到亞太球場,我就不得不批評一下了
: 當初賴清德任內,開國際設計標案,選出台灣自己人的設計作品
: 結果設計作品根本不管政府預算限制(八成以為政府會事後會追加預算吧),這樣也能得標
: ?
: 而市政府方面,則又是老問題,只想花買香蕉的錢,希望來的不是猴子
: 結果最後怎麼解決?
: 就是把原設計翻掉,重新搞一個台灣風格的省錢設計(因為台灣能蓋球場的就那幾家公司
: 而已),連國際最普遍的一體成型的設計都做不到,外觀用幾根鋼柱來做造型(跟洲際有87
: %像,各位懂了吧?)
: 台灣政府不分藍綠最大的問題,就是政策買票幾百億再花得不手軟,一個球場從16億要蓋
: 一堆東西,只是想追加個幾千萬在那邊靠背半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