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
正確率一樣希望有80~90%就好
上個月整理的數據,後來也發現了一些小錯誤
不過,讓我比較吃驚的是,日本職棒的球種分析數據,也是土炮來的......
我詢問了一位在日職某球團作科學分析的朋友,和一位日本體育主播
他們不約而同回答,日職雜誌、網站上的數據,看看就好
那些都是數據公司聘請part-time工讀生們,透過電視轉播的比賽整理來的
遇到不清楚的變化球種,一樣.....猜的
強者我朋友還表示,該日職球團的進階科學團隊(Trackman/Rapsodo)有10個人左右
提供給各位作參考
整理的名單,本月新增:霸能、羅力。 刪減:劉軒荅
統整如下:
中信兄弟:黃恩賜、廖乙忠、德保拉、米蘭達、蔡齊哲、吳俊偉、李振昌
富邦悍將:陳仕朋、江國豪、索沙、羅力、王尉永、林羿豪、陳鴻文
樂天桃猿:翁瑋均、王溢正、卡本特、霸能、黃子鵬、陳禹勳、王躍霖
統一獅:施子謙、江辰晏、費爾本、黃竣彥、陳韻文
統計區間:2020開季~6/28 (含保留比賽)
速球(四縫+二縫+伸卡)
p.s. 最快球速如果覺得怪怪的,牽拖新莊快樂槍就對了(還有現在沒有洲際痛苦槍了)
p.s. 揮空率採Whiff rate。
例如:投手投100球,出棒20次,揮空10球;Whiff rate為50%
使用率 本季最快 被打擊率 被全壘打 出棒率 揮空率
黃竣彥 65.8% 150 0.370 3 47.4% 12.3%
江辰晏 64.7% 147 0.303 12 48.2% 16.5%
德保拉 64.4% 154 0.293 9 42.6% 18.8%
陳禹勳 62.9% 148 0.269 1 42.7% 28.6%
吳俊偉 61.7% 152 0.276 2 47.8% 21.5%
黃子鵬 61.1% 139 0.392 1 39.8% 21.4%
王躍霖 60.5% 151 0.386 2 55.8% 22.5%
陳韻文 60.0% 153 0.167 0 47.9% 26.8%
翁瑋均 59.4% 150 0.369 3 42.0% 13.5%
陳鴻文 59.1% 150 0.310 1 37.7% 17.3%
陳仕朋 56.4% 148 0.363 4 43.8% 20.8%
蔡齊哲 56.0% 154 0.160 0 49.2% 23.4%
施子謙 56.0% 148 0.341 7 48.6% 11.5%
費爾本 55.8% 144 0.286 3 49.3% 20.4%
王溢正 55.3% 144 0.308 3 43.7% 13.8%
王尉永 54.4% 150 0.396 3 48.8% 19.0%
索 沙 54.4% 156 0.311 4 51.9% 17.6%
米蘭達 54.3% 153 0.289 8 46.8% 17.4%
廖乙忠 51.6% 146 0.341 5 48.7% 17.9%
霸 能 51.5% 150 0.282 2 36.4% 9.7%
羅 力 46.9% 145 0.306 4 37.2% 9.9%
黃恩賜 45.9% 156 0.276 6 42.5% 8.7%
李振昌 44.4% 152 0.318 0 43.1% 25.0%
江國豪 41.6% 150 0.426 7 33.4% 9.4%
林羿豪 39.6% 150 0.344 2 43.6% 24.4%
卡本特 35.4% 148 0.314 2 41.3% 17.2%
p.s.上面選手們的速球平均使用量是54.4%,速球平均被打擊率0.314
滑球(含卡特)
使用率 均速 被打擊率 被全壘打 出棒率 揮空率
李振昌 55.6% 133 0.150 2 60.8% 42.5%
王尉永 40.8%* 129 0.259 0 42.6% 36.4%
黃子鵬 38.2%* 119 0.196 2 49.4% 30.0%
卡本特 36.5% 129 0.274 1 49.2% 38.2%
吳俊偉 33.1% 124 0.182 0 35.8% 53.5%
蔡齊哲 30.4% 125 0.278 1 49.6% 23.5%
王躍霖 28.8% 136 0.148 0 46.4% 21.6%
黃恩賜 28.7% 130 0.241 3 47.6% 33.6%
陳仕朋 27.3% 130 0.236 1 47.2% 31.0%
陳鴻文 25.3% 126 0.316 2 50.0% 21.7%
廖乙忠 24.5% 119 0.200 2 40.9% 14.9%
王溢正 19.6% 127 0.250 2 48.7% 31.2%
林羿豪 18.8% 119 0.091 0 23.5% 20.0%
施子謙 17.4% 126 0.289 3 44.5% 27.5%
翁瑋均 16.5% 126 0.318 1 38.1% 35.6%
米蘭達 16.5% 128 0.217 1 36.6% 53.3%
黃竣彥 16.4%* 127 0.385 0 31.4% 14.8%
江國豪 14.5% 134 0.259 0 46.0% 19.6%
索 沙 12.4% 133 0.303 2 45.5% 25.8%
費爾本 10.0% 130 0.217 0 41.9% 35.9%
p.s.黃子鵬滑球、曲球應該是分開的,但我不會分,一併計算
p.s.黃竣彥、王尉永的指叉、滑球很難分,參考就好
p.s.均速是把每場的平均加起來再平均一次,所以會與實際值有點誤差
p.s.全部選手們的滑球平均被打擊率是0.245
指叉
使用率 均速 被打擊率 被全壘打 出棒率 揮空率
羅 力 43.7% 126 0.269 3 58.4% 32.8%
林羿豪 41.4% 135 0.333 0 44.4% 33.7%
索 沙 32.8% 131 0.284 0 53.9% 33.3%
陳韻文 30.8% 132 0.172 1 40.8% 36.7%
陳禹勳 28.9% 130 0.318 4 31.0% 31.4%
黃竣彥 17.6%* 131 0.111 0 46.7% 34.9%
米蘭達 17.3% 129 0.181 1 54.0% 50.0%
翁瑋均 16.2% 133 0.235 3 53.4% 16.1%
黃恩賜 14.3% 130 0.196 0 59.0% 45.6%
廖乙忠 13.9% 122 0.357 2 51.6% 35.4%
陳鴻文 13.2% 130 0.227 1 54.2% 26.9%
p.s.全部選手們的指叉平均被打擊率是0.244
變速
使用率 均速 被打擊率 被全壘打 出棒率 揮空率
江國豪 34.9% 133 0.282 2 49.0% 25.4%
霸 能 28.7% 134 0.287 3 58.1% 32.6%
王溢正 24.1% 125 0.196 1 52.6% 27.5%
費爾本 14.1% 125 0.429 1 62.6% 24.4%
江辰晏 14.1% 124 0.323 1 45.2% 13.5%
卡本特 12.2% 129 0.294 0 56.2% 23.5%
米蘭達 10.9% 132 0.318 1 51.1% 47.8%
施子謙 10.0% 135 0.375 2 51.7% 21.7%
黃恩賜 9.4% 132 0.208 0 55.7% 32.7%
德保拉 8.5% 136 0.300 2 37.1% 19.4%
p.s.全部選手們的變速平均被打擊率是0.300
曲球
使用率 均速 被打擊率 被全壘打 出棒率 揮空率
德保拉 26.9% 125 0.183 1 45.8% 38.6%
霸 能 18.9%* 123 0.159 0 38.9% 31.2%
江辰晏 16.5% 106 0.368 2 32.1% 46.5%
施子謙 16.3% 123 0.290 2 43.2% 15.9%
卡本特 15.8% 120 0.224 0 47.1% 29.7%
陳仕朋 12.8% 117 0.333 1 40.4% 17.5%
王躍霖 10.2% 130 0.200 0 43.6% 35.3%
廖乙忠 9.7% 103 0.313 1 44.6% 24.1%
江國豪 8.3% 119 0.278 1 49.1% 10.7%
p.s.霸能有彈指曲球和一小部分的滑球,不會分,併在一起算
p.s.全部選手們的曲球平均被打擊率是0.249
控球能力相關
p.s. 壞球率 = 每出現一顆好球,會伴隨著幾顆壞球。
例如平常講好壞球比例2:1,那壞球率就是0.5
壞球率 K/9 BB/9 HR/9 初球好球率
李振昌 0.47 12.21 4.44 0.74 57.3%
索 沙 0.48 8.39 2.49 0.79 63.8%
黃恩賜 0.49 9.10 2.16 1.39 64.9%
卡本特 0.49 9.63 2.34 0.44 62.4%
羅 力 0.51 7.65 2.55 1.49 66.7%
王躍霖 0.51 7.04 2.35 0.78 63.7%
施子謙 0.53 5.73 2.13 2.29 60.3%
蔡齊哲 0.54 7.36 2.76 0.61 59.1%
陳鴻文 0.54 7.59 2.53 1.69 53.3%
廖乙忠 0.55 6.98 3.72 2.33 58.3%
陳仕朋 0.55 6.60 3.60 1.20 62.3%
費爾本 0.56 8.68 3.16 0.79 55.7%
王尉永 0.56 9.95 3.79 1.42 61.1%
米蘭達 0.57 9.82 3.31 1.35 60.3%
王溢正 0.57 7.79 3.81 1.09 59.3%
霸 能 0.58 7.64 3.42 0.66 61.5%
黃子鵬 0.59 7.36 5.96 1.05 71.2%
德保拉 0.59 10.77 2.44 1.72 56.6%
江辰晏 0.60 7.77 3.07 3.27 59.8%
吳俊偉 0.62 10.38 4.98 0.83 50.0%
陳韻文 0.62 11.63 6.23 0.42 59.3%
翁瑋均 0.62 6.39 3.79 1.89 57.1%
江國豪 0.65 4.20 3.32 2.21 57.5%
黃竣彥 0.66 7.50 4.80 0.90 52.2%
陳禹勳 0.73 11.07 5.31 2.21 49.5%
林羿豪 0.75 9.55 8.31 0.83 57.4%
以下廢話時間,這次簡單講就好:
江辰晏:65%速球 + 17%大曲(106km) + 14%變速(124km) + 5%滑球(123km)
速球比例掉了快10%,主要還是因為被兄弟虐,那場後面都靠大曲在撐
之前鄉民討論~為什麼大家打不好江辰晏並不快的速球?
卓卓卓君澤說:因為他在球裡裝了導航。
反正我是信了
施子謙:56%速球(含二縫) + 17%滑球(126km) + 16%曲球(123km) + 10%變速(135km)
5/27變速球被張志豪轟出去之後,變速球握法變了!
以前是食、中指去握馬蹄型區域的縫線,現在改成握在二縫線的位置,但是握開一些
乍看之下變成二縫、變速、小叉的混合體
費爾本:56%速球 +14%變速(125km) +11%蝴蝶(121km) +10%滑球(130km) + 8%曲球(116km)
掰掰保重
黃竣彥:66%速球 + 18%指叉(131km) + 16%滑球(127km)
就我統計的這些球員裡面,黃竣彥的指叉球私心排名第二名,僅次於陳韻文
原因是指叉球的旋轉模式,我只看到黃竣彥是Topspin + Gyrospin
Topspin是像曲球的旋轉方式,可以幫助球下墜(因為Magnus Force)
Gyrospin是子彈、橄欖球的旋轉方式
日本職棒有個投手的指叉被譽為魔球,就是這2種旋轉方式,他叫千~賀~滉~大
Topspin可參考2020.06.04,黃竣彥三振辛元旭的影片
Gyrospin可參考2020.04.22,黃竣彥三振林哲瑄的影片
有興趣的自己找,我怕放影片會收到中職來信
陳韻文也是Topspin,而且低轉速,所以被鄉長稱讚過有蝴蝶球的感覺
陳禹勳、羅力、黃恩賜是sidespin,像陀螺橫著轉,屬於典型的指叉
陳鴻文、索沙、廖乙忠是backspin,像四縫線的旋轉方式,理論下墜幅度會較小
在這許願FOX Sports可以做一集專題,介紹一下黃竣彥
不過黃竣彥6月吞了4敗,控球需要加強
陳韻文:60%速球 + 31%指叉(132km) + 9%卡特(138km)
FOX Sports和台南Josh有介紹
米蘭達:54%速球 + 17%指叉(129km) + 16%滑球(128km) + 11%變速(132km)
整個6月份的滑球,投得比招牌指叉 + 變速球加起來還要多
所以說什麼5連敗要改變投球策略,其實從6/14對樂天就開始大量改刷滑球了
一方面也是因為樂天、上一場的富邦,左打較多的緣故
對右打者一樣也丟滑球,例如被陳俊秀扛出去那支就是
雖然歷經5連敗,3個變化球種的揮空率還是一樣宰制中職!
黃恩賜:46%速球 + 29%滑球(130km) + 14%指叉(130km) + 9%變速(132km) +2%曲球(121km)
對上樂天,指叉刷好刷滿
丘總交代不要舒服他
德保拉:64%速球 + 27%曲球(125km) + 9%變速(136km)
靠直球和曲球就能生存的男人,滾飛比2.206,僅次於霸能
廖乙忠:52%速球 + 25%滑球(119km) + 14%指叉(122km) + 10%大曲(103km)
週二要連續三場出賽對樂天,對樂天又要繼續刷指叉(因為左打多)
蔡齊哲:56%速球 + 30%滑球(125km) + 6%變速(134km) + 4%曲球(121km) +3%指叉(134km)
上個月說他只配滑球,6月變速球又很常出現了
直球被打擊率終於失守1成,李宗賢對他的直球已經打出3支安打,遙遙領先眾家打者
台南Josh有嗨他
吳俊偉:62%速球 + 33%滑球(124km) + 5%變速(133km)
FOX Sports有介紹
李振昌:44%速球 + 56%滑球(133km)
直球被打擊率從0.500下修到0.318了,K/9值居首
索沙:54%速球 + 33%指叉(131km) + 12%滑球(133km)
速球AVG 0.311、指叉AVG 0.284、滑球AVG 0.303,其實都偏高
羅力:47%速球 + 44%指叉(126km) + 6%曲球(117km) + 3%滑球(130km)
哩賀,FOX和很多媒體都介紹過了
陳仕朋:56%速球 + 27%滑球(130km) + 13%曲球(117km) + 3%變速(129km)
被叫除獅機的時候(開季對戰前3場)
統一對他速球揮空率高達35.3%,滑球對統一的打擊率只有0.050
但是最聽南英學長話的乖孩子林安可一個人挑翻富邦(和樂天)
江國豪:42%速球 + 35%變速(133km) + 15%滑球(134km) + 8%曲球(119km)
上個月稱讚了一下,這個月差不多是敗戰處理等級了
建議可以去看霸能的配球策略,一樣變速球當武器,看他投在哪
前提一樣,練好控球...
王尉永:54%速球 + 41%滑球(129km) + 4%指叉(132km) + 0.3%曲球
這個月忽然冒出一顆彈指曲球,不確定以前有沒有投過,有的話一定被我當成滑球了
林羿豪:40%速球 + 41%指叉(135km) + 19%滑球(119km)
控球有改善一些,而且林羿豪的初球好球率還不錯,跟CCLee同等級的!
但我只對以下數據有興趣:
6月份打者選掉沒揮棒的指叉球,一共是...3好28壞,平均1好9壞的男人
陳鴻文:59%速球 + 25%滑球(126km) + 13%指叉(130km) + 1%變速(132km) + 曲球(120km)?
6月份只出賽4場比賽,投了55球,我還以為吳俊良只有對郭文凱很善良
不像統一獅三不五時都會叫陳韻文上去投個手感丟下骰子
卡本特:35%速球 + 37%滑球(129km) + 16%曲球(120km) + 12%變速(129km)
6月開始,速球有多用了一些,用來搶好球數,因此整體速球比例提升了4.5%
滑球被打擊率也從0.345收斂到0.274
霸能:52%速球(含二縫) + 29%變速(134km) + 19%曲球(123km) + 0.5%指叉(123km)
2018在韓職:32.9%四縫 + 9.3%伸卡 + 28.1%變速 + 26.3%曲球 + 2.3%指叉 + 1%滑球
從慢動作來看,二縫線用量確實多,應該遠超9.3%,也反映在滾飛比上(2.262)
對右打者一樣塞變速球,多半是塞右打者的外角低,靠走後門的方式
從捕手暗號來看,滑球比例也有一定的量,但我覺得霸能應該很隨性
ex:捕手配滑球,霸能還是投曲球,反正滑曲同系列,不要嚇到捕手就好 (羅力貌似也這樣)
王溢正:55%速球 + 24%變速(125km) + 20%滑球(127km) + 1%曲球(112km)
變速球一樣有水準,只是上一場被獅隊打爆一直挖地瓜
翁瑋均:59%速球 + 17%滑球(126km) + 16%指叉(132km) + 7%曲球(112km)
跟江國豪一樣,沒有控球就等著爆炸
黃子鵬:61%速球 + 38%滑曲(119km)
初球好球率超過70%,不抓第一球打嗎
陳禹勳:63%速球 + 29%指叉(130km) + 8%卡特(136km)
直球揮空率躍居首位
指叉的數據雖然還不好看,但是已經比上個月好太多了!
還有樂天小編直播的時候,是不是要先跟鄉長講好不要說髒話XD
王躍霖:61%速球 + 29%卡特(136km) + 10%曲球(130km) + 0.5%變速(132km)
自從徐莉婷找了朱育賢教大家全壘打的中文後,朱育賢就不太敲全壘打了 (3轟)
自從徐莉婷找了陳晨威教大家盜壘的中文後,陳晨威就不太盜壘了 (2盜)
自從徐莉婷找了王躍霖教大家終結者的中文後......
我484發現了媲美台南Josh的東方神秘莉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