礙於最近小忙
所以就分幾次來講這個議題好了
如果有看金牌救援這棒球電視劇
應該會有印象,最後球團解決方案有三
一個是找到接手企業
另一個則是變成靠冠名贊助模式(英雄隊那樣)
最後一種就是跟地方城市結合,變成市民球團
不過市民球團這個選項,在韓國棒球還沒人玩成功過
但韓國另一個職業運動,K聯賽職業足球(甚至到今年成立的K3 K4)
有半數以上卻是用市民球團形式成立
先來講一下最大優點好了
韓國當年世界盃足球賽的效應
讓足球有段時間可以說是坐擁了韓國體育預算壟斷性的優勢
但這也不是什麼壞事,畢竟韓國從小學到大學,九成的體育課都有安排踢足球
足球是一項在韓國可以『運動』的體育項目
但棒球,不好意思,一直是一個『觀看』形式大於運動形式的
(雖然18歲以上的社會業餘乙組球隊有超過兩萬支,但跟足球運動人口比還是輸)
然而,職業運動需要的是很多錢
尤其是足球很重視青訓扎根系統
如果只有現代、三星、GS、浦項這幾個在玩,
特別是90年代決定要申辦世界盃要蓋一堆豪華場地時
聯賽沒上去,根本撐不起場館(不過現在這幾年韓國流行蓋7000-12000專用足球場)
相比於職棒當初只要八個球隊加上啦啦隊的熱鬧場面
(韓國足球是到前幾年才有幾隊免強放棄本質,讓幾個girls在場邊試跳)
職業足球當時為了快速擴充球隊到接近二十支規模(政府做莊)
各地方政府看到歐洲很多市民球團足球隊形式,就依樣畫葫蘆了
很快地,各地方的青訓體系慢慢建立,好手不用再像過去那樣跨區搶人
而且也活化了足球扎根的效果(在韓國,足球場比籃球場還多XDDD)
但缺點很快就浮上檯面
一支K聯賽的職業球隊,一年預算至少是40-50億(尚州尚武那種),正常是200-400億
以一般地方自治能出的錢,根本杯水車薪
就舉尚州尚武來說
只有5億是尚州自己的財源
另外35億是從國民體育振興基金、運彩基金裡面補貼的
剩下的則是韓國農協的廣告贊助
但尚州是個農業窮鄉,某次選舉時
當選人在選舉公約上說要把這筆錢返還給選民(國民體育振興基金的錢可以給選民?)
當然,他的選民多數是農民,農民不知道這些細節,當然說好啊,大家發財耶
結果選後才發現這是場鬧劇.....
市民球團跟地方自治牽涉太深,球團運營常常換個執政者就要有打掉重練
所以K聯賽有時會發現怎麼有些長年很強的球隊突然烙賽
不用意外,很有可能就是遇到不懂運動的政客找了不對的人安插到球隊董事之中
之後我再來談市民球團拉贊助的各種鬧劇吧
其實韓國的政治經濟跟社會,以我國的鄰國來說最像台灣,
看到他們發生過的鬧劇,或許也可以借鑑,避免人類總是在歷史上一直重複犯蠢....
韓國職棒跟職業足球剛好就是兩種完全不同發展方式
前者是企業為主,後者是政府(真國球!)
也各自形成不同的產業結構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