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tps://news.yahoo.co.jp/byline/ueharakoji/20210129-00219936/
大致講一下,有錯請指正
首先就是客套一下,田中帶著超大型合約回來了,目前他的身手還是一流等級
,今年會投成怎樣很讓人期待。
再來就是說回來的時機很好,因為是一月下旬還沒春訓至於他自己是2018年3月
回來那時春訓已經結束進入熱身賽,上原他就會有急著想快點上場的焦慮感,
但是美日差異還是需要去適應,然後上原又謙虛的說他當時回日本已經是生涯
末期跟田中狀況還是不太一樣的,希望讀者可以體會這種差異並且繼續閱讀。
首先是球,大聯盟的球比較滑。以上原本身的印象來說日本的球比較容易投指叉
,但也不是很會掉就好,投手要能適應這種差異讓指叉球控到自己想要的。
然後上原的指叉握法跟田中不一樣,上原的握法比較深,所以投球時如果球一滑
就比較不好控制,但田中的握法比較淺就不會容易受到球的影響,但也只是他初步
的觀察並未實際去確認。
再來是投手丘,大聯盟的投手丘比較硬,不過日本像東京巨蛋已經改成像大聯盟
那樣比較硬,但其他球場的投手丘還是偏軟。
上原在大聯盟時為了避免過硬投手丘對大腿後側的負擔,他在投球後左腳會稍微
跳一下,硬的投手丘也會反彈而產生動力。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8G295N0uaaY
因為日本投手丘比較軟,所以在大聯盟需要修正姿勢避免讓讓腿部產生負擔
不過田中將大左腳踏在投手板投球後,身形並沒有很明顯的前跳或後移,正如
他的握球姿勢般,上原覺得田中回日本適應上應該沒有問題,不過上原還是很
謙虛的說如果有十個投手就有十種投球動作,上原不能肯定的下結論,但他覺得
田中適應上沒有問題。
美國先發投手是中四日但日本是中五到中七日,這種需要去調整自己的身體的時鐘。
田中將大32歲就算跑完合約也只有34歲,正好是上原挑戰大聯盟時的年紀,雖然說
今年武漢肺炎的情形特殊,但他覺得入札制度讓年輕的球員去美國挑戰回來日本
時還是擁有一定身手,這種制度本身是不錯的。
上原覺得樂天有這位從第一年就年年十勝等級的投手加入可以
撼動軟銀獨霸太平洋聯盟的實力平衡,這才是日本球界的最大補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