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歸看中職幾場下來很有感觸,
很多高中ㄧ畢業的小朋友,瘦乾巴巴的身材,只要7-8萬的薪水就急著跳入這個弱肉強食
的叢林。相比把二十多歲數年的青春投入於二軍,進大學的球隊可能相對還會給你更多這
個年紀該有的經驗。當然若你非常非常優異屬於大谷、小曹或小郭那種,一畢業就確定有
機會被賦予非常多的機會就另當別論。
縱然有天賦,可是這個環境非常非常地現實,更多的是在你身手摸出來之前就”轉換跑道
”的。一軍能上場的扣掉投手就那八個位置。只要你的位置有一個隊友只要表現比你好,
很有可能就是萬年替補。對球團來說付你薪水你不上場其實無所謂,就是花點錢抽福袋。
棒球其實是個非常吃運氣與感覺的運動,一個打者平均在場上有四次的打擊機會,而每一
次的打席害的打者有三成的機率打出安打就很厲害了。除非像碰上味全這樣新球隊的機會
,一般球隊不要說給你幾場十多個打席,可能某次的代打一次機會沒把握住就say bye by
e了。拜託不要真的以為球團會給你多多的機會,只要你沒表現的比你位置目前一軍的人
好,你永遠就每次只能這樣等代打去賭。
看過更多天賦但還未到成熟階段的選手,都是經歷大學四年的養成,成棒的環境某種意義
來說是個很好的培養室。這四年也是一個檢視自己是否適合打職棒的一個緩衝期,若是無
法,至少四年的大學生活你還是一個跟社會未脫節的人。
打職棒其實是個不小的人生賭注,當轉換跑道後,你的同輩已經在職場熬了數年,希望未
來小選手們將人生黃金時間不要急於去當福袋,人生還有很多重要的東西在這段期間得要
去學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