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草總FB OP幫刪QQ

作者: PeterHenson (尋找布宜諾斯艾利斯)   2021-04-13 13:37:13
投手揮臂的軌跡大致分為
短揮臂:手肘較為彎曲,如捕手般的動作,
可以更快的將手臂抬起。
長揮臂:手肘關節角度超過90度,手臂看起
來像是往二壘或一壘延伸。
80/90年代之前的投手,大部分揮臂的軌跡是大的,揮臂小的投手並不多見。近年來,棒球
導入科技後,因有科學證據支持短臂方式,所以許多大聯盟的投手也開始縮小揮臂動作,讓
下肢、軀幹動力鍊的累積力量能夠盡快到達發力點,跟上軀幹動作,也可以降低手肘及肩關
節的壓力。
2020年美國MLB兩個賽揚獎得主:
比柏(Shan Bieber)和鮑爾(Trevor Bauer)
,正好都修改為短揮臂(圖一)。鮑爾這位被譽為「被棒球耽誤的科學家」會改為短揮臂的投
球動作,想必一定經過自己的一番科學化的推演。
短揮臂的優點可以歸納為:
1讓下肢、軀幹動力鍊的累積力量能夠盡快
到達發力點,跟上軀幹動作
2.投球動作更具一致性
3.降低手肘壓力
台灣目前職棒投手短揮臂的並不多見,富邦悍將陳仕朋是改為短揮臂(圖二)的成功例子,古
林睿煬在3/13日先發投球時,我覺得有嘗試用短揮臂方式投球,可惜因為不固定反而影響控
球。
這樣說來,是否投手都要改為短揮臂的投球方式?
我個人比較支持TopVelocity訓練機構的說法:
須依照選手的下肢、軀幹動作決定要使用短揮臂或長揮臂。
#短揮臂
#運動表現和運動傷害的平衡
#如果我還是選手我會嘗試短揮臂
比伯和鮑爾的投球動作
https://i.imgur.com/0DkINPp.jpg
圖片取自動誌:高中時期的陳仕朋
https://i.imgur.com/4r5y5wr.jpg
圖片取自自由時報:陳仕朋現在的投球
https://i.imgur.com/jtBuX8N.jpg
https://tinyurl.com/3nte5evz
作者: VVizZ (我很窮)   2021-04-13 13:38:00
你跟樓上是有在監控謝長亨FB嗎?
作者: scott8257 (LiaoSR)   2021-04-13 13:38:00
這也能OP?
作者: LukeSkywaker (路克天醒者)   2021-04-13 13:39:00
連這也能OP,神了
作者: VVizZ (我很窮)   2021-04-13 13:41:00
才差一分鐘捏XDD
作者: king62602 (fz)   2021-04-13 13:55:00
你們共同朋友?
作者: s1d87 (sam)   2021-04-13 14:20:00
在一起在一起~~

Links booklink

Contact Us: admin [ a t ] ucpt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