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引述《h4512297 (羅納度)》之銘言:
: 比起場上球賽,注意girls擠眉弄眼動作的觀眾越來越多
: 專業攝影設備,拍girls的比拍球員多
睡前再回一篇廢文老人幹古一下好了.
小時候, 90年代前中期, 都是老爹帶去球場的.
什麼都不懂, 單純的就只是個平常周末有在打棒球的小屁孩好開心進場看球,
隔天上學可以跟同學互嘴.
90年代末期, 到台南讀書, 窮學生嘛...外野免費學生票是好夥伴,
而且在那個黑暗年代, 內外野都有後援會, 在外野遠遠的看球配上感受熱鬧的氣氛,
也是不錯的.
00年代初期, 買了一台小相機, 打工的錢也讓我可以多買幾次學生票坐內野,
適當的距離看球+熱鬧的氣氛, 但是小相機就只能拍拍觀眾席上有甚麼趣事.
00年代中期, 出了社會有了工作, 鳥槍換炮, 一樣在內野.
拍球員, 要會自己解讀比賽, 感受當下最有可能的精彩畫面會出現在哪邊,
把鏡頭等在那邊, 拍出跟隔天報紙刊登的照片同一個play時就會感覺自己好棒棒.
但是在熱區(那年代還沒這個概念, 就只是傳統上內野看球的好區域.)
拍球員最痛苦的事情就是經常在有超棒的畫面出現而且鏡頭也等在那邊的時候,
按下快門的瞬間, 後援會的人或旗子就從觀景窗中飄過...
然後就只能把照片默默的刪掉了.
00年代後期, 擋在前面的後援會的人變少了, 增加了幾個妹子.
但時不時的就擋到鏡頭的情況還是一樣, 而且妹子那麼漂亮,
所以都拍吧, 沒被擋到就拍場上, 擋到就拍妹子.
10年代後, 妹子越來越多, 慢慢的也就調整重心妹子越拍越多了.
這時候認真體悟到一個事實, 熱區從來就不是個拍場上照片的好區域,
只是熱鬧氣氛的區域, 場上就留給甘願離開熱區到處跑的熱血本質迷去拍吧.
在熱區就是拍一下誰誰誰投球, 誰誰誰打擊, 這一類一點都不精采,
就只是單純的記錄下我看到哪個球員的畫面, 這也是我後來為什麼都不太出
場上球員的照片的原因...基本上這些照片的當下都沒有故事,
想配一句說明都不一定有什麼好寫的.
妹子圖就簡單了...一句以下真香就夠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