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轉自Dcard一位文化大學學生的文章
https://www.dcard.tw/f/trending/p/236670072
以下原文
==
我出身於甲組青棒隊,也曾是U12、U15的國手,我想我很有資格談談台灣體育環境
首先,我想先談談台灣體育界的功利主義
以棒球來講,知道為何台灣三級棒球經常海放他國嗎?因為台灣棒球從小就是被藤條打到
大,包括被人歌頌到現在的王子燦教練,當年他直接在國際賽上,於投手丘隊表現不好的
球員動粗,上了美國報紙。
在這般嚴厲的訓練下,政府又提供高額金錢給予這些常勝軍,這些選手從國小開始就放棄
課業專注於練球,這樣的情況下能不贏球嗎?
政府要贏球要名聲(看看這次奧運拿了那麼多牌,一堆人直接歸功於蔡政府....)、所以辦
比賽的次數越來越多,光是少棒到青棒,球員一年就將近十幾個盃賽要打,所需要花費的
金額越來越多,球員在教室裡的時間越來越短,導致現在有一堆高中體育班的學生連英文
A寫到Z都不會...
要知道,實力比我們堅強的日本一年也才3個盃賽,韓國也4、5個,多數都是跟隔壁學校
串串門子打友誼賽而已(一直到高中都是)
印象很深刻的是,當年打U12對上南韓,那個一壘手我怎麼看都不像運動員,戴著一副圓
框眼鏡身手也不敏捷,比到一半教練喊暫停上來告訴他短打球旋進界內也算界內球這種基
本常識....賽後才知道他們都是同一個學校來的,都只是對棒球有興趣而已,有些甚至準
備到升學國中去讀書了。相形之下我們都是精英中的菁英,從全國各隊挑菁英出來組成明
星隊
日本韓國甚至美國,在國際賽通常都是挑全國聯賽第一名的球隊出來打,意旨在培養興趣
,打國際賽是給這個學校獎勵,跟政府、政治無關。對他們來說,要一個運動產業發達起
來,最好就是人人可以親身體驗,每個不是在打棒球,而是在「玩」棒球,開心地享受勝
利喜悅。一個人打棒球或許能讓他家人一起喜歡上棒球,但是若整班的人都能參予這活動
,試想這樣棒球人口會多麼成長?
透過龐大的運動人口,強大的競爭力,更能挖掘更多隱藏人才(冰島有牙醫踢世界盃、丹
麥有飛行員是射箭選手、美國把一個卡車司機挖進大聯盟)
看看世大運,有多少國家真的是派最頂尖的選手來台灣,我們又在多少項目參雜一堆職業
球員?
所以為何日本韓國到處都是棒球場,因為他們幾乎每個國小國中甚至高中都有棒球隊,而
且是有興趣就可以參加,沒興趣隨時可以走。
尤其美國做的最好,每個州自己的少棒聯賽,觀眾不多也很少有轉播,觀眾都來自於球員
家長,球隊教練也大多不是職棒球員(日本韓國大多甚至禁止職業球員從事少棒青少棒教
練),教練不是附近餐廳老闆不然就是修車廠員工(披薩大叔?),為什麼?因為只要你會基
本動作,也能帶給熱情,你就是教練。
我爸是跑北美洲的業務,他有一堆客戶不論是上市企業經理人、老闆,童年都有一個棒球
隊的回憶,所以他們就算出社會也會一直關注棒球,造就了美國職棒的高收視率。
我們則是從小被教育贏球最重要,從國小開始就把打職棒當作唯一目標,除了打球我們甚
麼都不會
對於我們,棒球就是唯一代表,小學時穿著棒球褲上課、體育課助教、不用午休不用早自
習可以提早放學....對於同學們來說,我們根本不是一個團體,我跟球隊才是。所以總是
會認為,棒球是XXX(我的名字)的事。
職棒畢業的學長總是說,他們同學會不是職棒選手、教練,就是修車、搬家公司、種田(
沒有說這些職業不好),大多很後悔
教練來自於職棒,打罵教育盛行,我曾經一場比賽失誤兩次就直接被呼巴掌。進球隊時頭
髮一定要剃光,表示紀律。看看達比修曾經說過這種過時的訓練方式,終究只是大人的自
我滿足罷了。這樣的教育下我們總是被逼著練球,身體逐漸疲勞釋放,尤其到了成棒最為
明顯,我剛進入大學不到一年就跟教練說我受不了我不打了,對於我出身中華隊的優良成
績,教練自然想說服我回去,但告訴他,我現在真的累了,我的童年到現在都在練球,我
連算數跟修電腦都不會,我還年輕還可以回頭,而我現在看到棒球就想吐。
為何台灣的棒球一直無法超越日韓,我想這就是原因。機械化持久的運練,造成球員疲累
,技術定型,當你的潛力在18歲以前都被激發出來,你就暫停了,而國外則是到了高中甚
至大學、職棒才爆發,尤其那個階段的球員會思考、有經驗,更能因此成為明星選手
所以為何中華職棒的守備失誤率一直那麼高,球員除了不會思考以外,他的技術已經定型
了(這些內容口述於畢業後去職棒的學長)。偉大的籃球員喬丹不也說過,「最好的訓練就
是休息」
反觀我高中為了木棒聯賽,早上7點練到晚上10點的時光....
最後則是因為球隊需要不斷參加盃賽不斷贏球贏球再贏球,訓練經費增加(車馬費、食宿)
以及裝備費用,造成一堆學校喘不過氣來紛紛解散球隊,球隊越來越少,競爭對手也少,
某個現在在味全龍的投手我從國小打他的球打到大學一年級,對戰次數超過百次,誇張一
點就是我熟悉到閉著眼睛或許都打得到,好笑的是我在高雄他在花蓮呢....造就了國內職
業運動競爭無法提高的問題...
到了大學我認識更多不同領域的選手(舉重、桌球、羽球、游泳),我們修讀同一科系(大
多是體育系、休閒管理、運動競技系),講真的,畢業後從事相關行業的寥寥可數.....
反觀日本韓國美國,他們大學棒球隊依然報名就可以參加,也都來自不同科系,假日跟平
日下課練球,平常讀書,所以美國職棒常有來自常春藤名校的球員,陳偉殷前隊友(抱歉
我真的忘記名字)主修外文,會說四種語言(包括中文),之前看到洋基隊球員Rizzo發的一
篇限時動態,他在教他的小孩三角函數...
尤其在美國,運動員的身分非常受到尊崇,願意花大筆獎學金延攬這位球員到自己的學校
,這時你可能會問這不是跟台灣一樣?
不對,台灣會給運動獎學金的只有固定幾間學校(體大、輔仁、文化....)而且都是就讀體
育系。而台大、清大、交大等名校不會花太多時間在加分入學的運動員身上,少數會像美
國一樣的我只知道政大而已,而政大越來越吃不消(原文書根本看不懂...)。「多數」這
樣入學的運動員幾乎無法適應課業,而且....多數都必須暫停訓練(這些學校訓練經費與
設施往往不足),講難聽一點就是應付教育部的計畫而已....(當然不會說全部)
搞到最後你隨便問一個路人台大跟文化你要讀哪裡,保證跟你說讀台大,但是若問運動選
手呢?政大輔仁選一個,嗯….
而美國則是將他們分進各種科系(醫學、法律、企管、外文...)而且強調及格與畢業門檻
不會異於其他人,多數美國職棒球員都想把大學念完,因為他們知道若沒有打進大聯盟,
一個高中學歷找不到甚麼工作,必須依靠大學文憑
軍事化、機械式的訓練,能有多進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