真正的問題還是這產業價值鏈本質....
2007-2015這幾年韓職觀眾人次持續翻漲
球隊也從8隊擴編為10隊
普遍球隊都玩到有育成軍規模(除了像英雄隊真的有夠窮...)
韓國青棒大學也在這10年內人數多了一倍
家長看著職棒FA動輒一口氣可以賺四間房的行情
家長抱著投資小孩賭未來能否發大財的夢(實際上進入職棒的機率比以前8隊更低)
看似持續大泡沫化的過程中,本質有跟上嗎?
可以去看一下我之前有翻譯過的炸醬麵指數相關文章
以職棒最基本的票價來看票房收入
首都圈的球隊票價是有慢慢提高的
(就以我當初在看高津在英雄隊比賽內野票價只要6000韓元,現在內野票價多一倍)
但首都圈外的鄉下城市,票價還是很低啊
有的球隊內野非指定席票價我這幾年還看過7000韓元的....
老人或軍人小孩還可以再打折、拿地方體育振興券觀賽也有折扣
球場容量整體上升也有限
球團真正的收益反而是被犧牲掉的....
(相比於韓國的這幾年瘋狂物價上漲率,職棒票價上漲真的超級少)
所以惡性循環就會變成只好每個球隊要想辦法另闢財源(很多大企業母公司也不想燒錢)
球衣補丁在過去十年越來越多
為了賣轉播權利金,場次也從128場一口氣增加到144場
但一軍球員底薪增幅趕不上整體物價增長幅度
反正便宜的年輕人好用操到滿,不好用就當免洗的上上下下(看看韓華這幾年怎麼玩的)
至於很貴的那些明星級球員
雖然到2016把FA吹到極限爆炸值了
但後來幾年,各球團也開始玩起默契模式
還在當打之年的A級球員的確還是有炒作空間
但是其他BC級老將,就用默契模式來壓價
不肯配合的選手,要嘛提早退休,要嘛打獨盟拼身體健康,賭回歸撿一張短約賭一把
今年底各球團資方就要用薪資帽來更進一步控制薪資上限
加上疫情影響,反正純粹當廣告用的職棒事業,少賠就是賺的概念
大不了就是養更多的育成軍(因為育成連底薪都沒有)
太多孩子只要給他合約爬也會爬過來
只是未來少子化,要維持這麼多孩子願意繼續投入棒球而不是其他領域
現在這樣的價值鏈的確會慢慢受到衝擊
如何讓職棒不只是企業的廣告,而是能真正自己生存(還要健康的生存,不是極端模式)
或許是目前吃不到國際賽紅利的韓職
自己要去想的
你一張票在鄉下城市賣那價錢
即使季後賽可以翻三倍起跳的價格來賣,但季後賽的分潤機制是照排名的
聯盟還抽走一大部分手續費,球隊分到更少,少數明星球員又分食掉最大部分薪資
六成五的球員還在領底薪甚至底薪以下的在活
當不當兵的問題只是服務了最頂端的那群選手
更多的球員是在處在更惡劣的狀況乖乖解決兵役問題
根本不是一個國際賽就解決處在本質在惡化的根本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