借此篇提出一點疑問
每次討論到球團營收,總有人問:
經營職棒會賺錢為什麼還要賣?
職棒能賺為何企業進場意願低?
舉例有某支新球隊前面坦3年
第4年起飛拿總冠軍,損益狀況為
前3年每年虧2憶,第4年賺5000萬
第4年結束時老闆出來說:
唉!經營到現在已經虧超過5憶
但球迷卻說:
有冠軍戰票房+額外收入,就會賺
請問誰對誰錯?兩個答案都對呀
是賺是虧需要很精細數字嗎
就是不同角度解釋的問題而已
作者:
qwertgb (cena)
2021-11-12 02:41:00這只是少主要電悍將講法而已,實際上abl要出國就虧很多了,p+國內打一堆爛隊跟蛋塔一樣很快就退燒了
作者:
Arodz (鎖一點螺絲...)
2021-11-12 02:51:00不覺得悍將有賠多少啦 光之前江少慶簽約話題就有了啊現在職棒五球團 廣告效益要算進去看的 但很難估計就是
作者:
Q12345Q ( )
2021-11-12 02:57:00以前la new就是用球隊宣傳啊 阿瘦則是在電視買廣告然後說職棒沒賺錢 但當初可是就當宣傳費 那時就不提了
作者:
Arodz (鎖一點螺絲...)
2021-11-12 02:59:00LM的企業體真的比較小 廣告效益有限吧...
作者:
goury 2021-11-12 03:06:00不光是LM小,不要忽略中職族群小,一堆LaNew鞋的消費族群根本不會接觸中職
我也是覺得要看其他效應,股版或一些股票APP也都叫2881宇宙邦
作者:
shifa (西法)
2021-11-12 07:39:00很多時候就是經營策略問題,中職還是有一定曝光量*經營策略有沒有賺錢就看是不是當母企業主力事業之一就好爭再多到最後就是變成信仰問題
作者:
Arodz (鎖一點螺絲...)
2021-11-12 08:28:00宇宙邦直接聯想就是富邦悍將吧 會想到台籃的很少啦
作者: kimiyung (小楊) 2021-11-12 08:39:00
籃球票不便宜
作者:
VVizZ (我很窮)
2021-11-12 10:26:00職籃賺錢很正常吧 和平館7000場場滿平均票價大概粗估750(二樓有些爛區比較便)1樓季票很多凱子商品也是超貴 熱昇華爛球衣近2000 然後球員薪水超便宜大概超過兩百萬的只有林志傑 張宗憲 林書緯 曾文鼎 蔡文誠洋將兩個加起來三萬美金還買不到一隻羅力 制服組跟教練團10來個頂多 比賽場地用租的 訓練場地 還是用租的光算15個主場 7000人滿 750元均價就7000多萬了 怎能不賺連轉播權利金都不用收就已經開賺了 但這也是因為台北本來市場就這麼大 現在大台北擠個四隊經營的好一樣吃得下中南部就比較吃力 不是場館小就是市場小
作者: shihyun (蝦寶寶) 2021-11-12 10:50:00
年輕人覺得籃球比較潮(認真
作者:
VVizZ (我很窮)
2021-11-12 10:51:00場地也比較舒服阿 不用吹風淋雨曬太陽 另外賽後演唱會的燈光效果也比較好 棒球場就是先天不良不能搞太多東西
作者:
j3307002 (klvrondol)
2021-11-12 10:52:00籃球這麼賺怎麼先前中華職籃跟sbl慘澹經營呢
作者:
VVizZ (我很窮)
2021-11-12 10:52:00因為他們不了解財富密碼中華職籃當年時空環境是票價太便宜 但主要還是轉播開天窗跟宏國宏福母企業自己有問題 SBL收入票務都歸籃協大家懶得太認真弄現在時代不一樣了 現場賣票為王 因為可以對號 還有差別訂價甚至對戰組合也差別訂價 新竹就玩得很精就是因為算過再怎麼樣都可以輕鬆打平 辜仲諒被卡才直接投入創一個聯盟 以富邦這種除薪資外最精簡的投入模式加上自己也沒啥高薪球員 最快實現獲利的大概就台啤或中信
作者:
Minihil ( )
2021-11-12 11:10:00我倒覺得太看得起中職廣告效益吧
作者:
VVizZ (我很窮)
2021-11-12 11:17:00只有LA NEW可以說有廣告效益 因為老牛皮本來是不怎麼有名的品牌 但居然可以爬到阿瘦會怕的地步其他本來就都是知名企業 兄弟飯店跟俊國建設算最不知名但也是地區性夠知名了
作者:
gopher (Gopher)
2021-11-12 12:20:00會覺得籃球潮的年輕人應該就是所謂的跟風迷吧,只要稍微有在關注台灣體育的年輕人就會了解,台灣籃球在走出國門後都是被電假的XD
作者:
j3307002 (klvrondol)
2021-11-12 14:03:00我們棒球好像也被美日韓中南美荷蘭電的樣子xd
作者: veter (tomato4329) 2021-11-12 14:56:00
棒球有機會贏啊 籃球會贏那些國家馬上進場看球 有水準的比賽才想花錢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