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tps://i.imgur.com/nRzoyfT.jpg
https://www.facebook.com/339632086860040/posts/1063685487788026/
【努力的人,即便換不得成就,也總會留下一些難以抹滅的痕跡】
說起英雄,不見得只有電影裡轟轟烈烈的那一種。現實中,他們可能只是平平淡淡的持守
著一些只有他們做得到的事。
時間先回到2017年的美國,一名大學商學院教授與兩名經濟學家,共同在一場分析大會上
發表一篇名為〈尋找大衛‧羅斯〉的論文。這不是一篇財經相關研究,而是一份整整43頁
滿載算式的棒球研究報告,三位協槓棒球的分析專家試圖驗證球隊裡真有催化「化學效應
」的英雄存在。
這十足吸引了「數據流」總管的目光,因為對這群總是希望把錢花在刀口上的球隊管理者
來說,現代棒球儼然已進入數據主導的魔球時代。要是誰率先掌握「過去不被重視,但影
響力潛在」的秘密,誰就有機會翻轉勢力版圖。而——化學效應——正是當今尚未被釐清
的球場傳說。
被作為論文標題的大衛‧羅斯,本人並不是一名威震天下的大明星,僅僅是一位生涯打擊
率2成29的替補捕手。從數據面搜尋頂尖球員時你很難發現他,自然就更不容易將他與四
年間豪取兩屆世界大賽冠軍的「英雄」聯想再一起。
但他可是在2016年生死交關的第七戰轟出一發陽春砲,助威小熊隊終結長達108年的山羊
魔咒。
正當多數球迷和球界人士都以「強運」來看待羅斯的成就時,這三名分析師獨排眾議地發
揮專長,企圖還原他蘊藏在數據底下的英雄價值。「根據我們的分析,大衛‧羅斯在球隊
的貢獻,無法用傳統棒球數據凸顯。他正直、熱情,總是帶給球隊源源不絕的正能量。」
三名分析師共同指出,像羅斯這類選手,總能替球隊多贏幾場數字拼不出來的勝利。
到底是什麼魔力,讓替補球員成為團隊不可或缺的拼圖呢?目光回到2021年的國內棒壇,
我的口袋故事裡,就有著兩位類似的非典型英雄。
因為尚缺亮麗的成績單作為背書,使得他們不斷成為被揶揄的對象,或者硬被說成敗仗戰
犯(即使他倆根本沒上場)。但是,他們總不在意自己是否淪為笑柄;只在乎自己是否時時
刻刻活出珍惜舞台的信仰,以及是否有為球隊帶來滿滿的活力與熱情。
他們正是輿論筆下經常數落的兩人——志強和偉漢。每當夥伴打出好表現時,他們總是休
息室裡最開心的啦啦隊員;每逢球隊需要支援時,他們更會義不容辭地挺身而出。
正因身為角色球員的他們,理當比先發球員更畏懼失去上場機會;但他們卻反其道而行,
從不吝嗇給予隊友精神鼓勵和行動支持,即便是回到二軍,也不減他們凝聚團隊的心意。
因為他們捨得,讓「團隊優先」不再只是口號;也唯有他們身先士卒,才能消弭獨善其身
這股職業隊裡常有的暗流。當隊友之間不存在壁壘分明的疆界,原本各自面對的困難,就
有了夥伴可以共同分擔。
不論外頭怎麼嘲諷他們,志強與偉漢,都堅守著被數據棒球漠視的傳統價值。這份精神,
也許暫時不得外界欣賞,但早讓他們成為團隊化學效應的催化劑,也成為兄弟們心中「最
佳隊友」的典範。
相片取自:兄弟Fans Club
#見骨六針真男人
#堅持歸隊是回來騙眼淚嗎
#洞心時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