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種投票本來就有點問題
你說名人堂的投票者到底支不支持那兩個人進去?
答案明明就是 支持
因為他們的得票都6X%,早就過半了
依照絕對多數來看,其實過半的人是支持的
但名人堂絕對多數還不夠,還要加重多數
導致6X%票的被刷下來
再來不知道是哪邊來的概念
某某球員不會第一次進,大概會多投個幾次才進
問題是球員的成績早就在五年前就決定了,多投個幾次並不會改變成績
好吧,就是有人喜歡這樣讓別人晚一點進
但萬一這個想法擴及到所有人,那也很慘吧
因為名人堂還有一個5%的限制,如果得票不到5%就沒有下一年
假設一種極端一點啦
某個球員,大家都認為他不該一年進,大家都認為他應該最終會進但是要等個幾次
所以導致大家第一年都不投他
結果會發生啥事? 對,就是大家都想幾年後再投的第一次就掰了,沒有下次
以上問題,我覺得名人堂乾脆改成比較速戰速決的投票方式算了
一個球員有票選資格開始,就是三次投票機會
每一個投票者不限投幾個球員,反正所有球員都能投
50%就直接進
然後因為反正沒名額限制了,如果還得票40%以下代表也沒有人會想理你
所以就三次機會,後兩次需要前一次得40%以上,代表給你補考機會
這樣夠速戰速決了吧?
不然每次吵誰沒有全票不說
那些需要幾年後才能投的爛想法,配上5%的保留門檻
真的感覺名人堂投票有時候不是單純在選誰夠不夠格
而是讓投票者會有更多其他投票的考量才設計的制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