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 Y225: 我一直有疑問?為啥大學球隊可以打業餘聯賽
只要是註冊在棒協底下的業餘甲組球隊就能夠參加棒協的業餘賽事
因為你無法去查明規範甲組球隊的球員是否具有學生身份
(掛學籍不對外公開,除非認真去查入學榜單或其他方法)
在無法拒絕學生身份的情形下,拒絕大學球隊參賽就不是很合理的行為
中華民國接手台灣後的第一項成人業餘賽事(民國35年省運會棒球項目)
就有師範學院與台南工學院是以校園為單位組隊
其他隊伍雖未以校園為單位報名,但參加的選手仍有不少為在籍學生
不過省運會並非由棒協主導的活動,我們就從棒協主辦的賽事來看
1959年時名為全國棒球協會的棒協舉辦了第一屆全國硬式棒球錦標賽
而到了1962年的第四屆出現了第一支校園單位的球隊:南英商職
(沒錯,在那個年代高中生是可以打成人賽事的)
中華日報與棒協共同創辦中華盃棒球錦標賽,1965年的第一屆就多達38支隊伍
以校園為單位報隊的就有:
台大、師大、政大、淡江文理學院、
六信高商、三信高商(高職部)、三信高商(國中部)、高雄商職共八隊。
其中三信高商高職部更是一舉殺進全國決賽,最終取得第四名的成績。
1966年第二屆中華盃開始增設高中以下的賽事
自此成人業餘賽事就再也沒有「高中」隊伍出現
(北體以五專資格報成人賽事,仍有不少「高中」球員)
1977年中華盃出現了一支名為竹林山的隊伍
而這支隊伍實際上是文化學院接受竹林山觀音寺的贊助冠名
此後台灣高中、大學球隊的贊助冠名便有如雨後春筍般的出現
早期的企業冠名的球員組成也不單單只有該校學生
往往也會有非該校的學生來加入隊伍參與業餘賽事
(但以校園名稱單位報名的賽事,這些非該校學生就不能加入)
如同謝佳賢打過中信棒球隊,但謝佳賢非北體學生
聲寶贊助文化大學成立聲寶巨人,但隊伍中約有一半非文大學生
(列博特生技贊助萬能科大,而陣中也罕見出現非萬能學生參加)
在這樣的情形之下,校園以企業冠名參加賽事的時候
要該如何認定該隊為「學校」或是「純業餘」隊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