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台南球場來了本季主場最多的觀眾,
內野幾乎都坐滿的感覺,
反而外野座位人數寥寥無幾。
而且這幾年各隊也都把主場應援拉回內野後,
外野座位硬體常有被放生的概念。
既然台灣人消費特性就是愛坐內野,
為何各縣市蓋球場時,還是把外野看台弄到動輒跟內野座位不相上下的量呢?
(像是桃園外野座椅數就快萬,台南也五千的樣子,這些位子拆掉變成特色區或是蓋室內牛棚不是更好嗎?)
作者:
johnwu (就是醬)
2022-07-09 20:05:00那全壘打距離也縮短好嗎
作者: double5915 2022-07-09 20:06:00
亞太好像也是外野座位一堆
作者:
jimmy885 (jimmy885)
2022-07-09 20:06:00棒球場就長這樣,外野那個弧度怎麼放都一堆椅子
作者: ji4mp6 2022-07-09 20:06:00
以前啦啦隊是在外野應援的
作者: Aminoacid (胺基酸) 2022-07-09 20:08:00
黑暗時期以前都要賽前排隊外野票啊
作者:
mars21 (.......)
2022-07-09 20:08:00客場坐外野比較好玩,有些隊要賺客場票把客隊應援排內野
作者: fuyu1112 2022-07-09 20:09:00
日本應援團是在外野 台灣是學韓國才在內野玩啦啦隊 如果外野可以改造可以試看看放外野
作者:
elefox (LIVE=EVIL)
2022-07-09 20:09:00桃園一開始沒外野
作者:
SuperSg (萌翻天的時代來啦°▽°)
2022-07-09 20:09:00我學生時期,一張外野50元,看著玩都行
作者:
Alano (わかなXなな)
2022-07-09 20:10:00外野又不會卡到內野...到底想表達啥
作者:
liaoeddie (liaoeddie)
2022-07-09 20:10:00外野拆掉內野也不會增加啊
作者: keler (SNOOPTOWN) 2022-07-09 20:11:00
外野芭比Q
作者: greedfat (我不胖) 2022-07-09 20:12:00
改成外野內野一樣價格讓你有一樣的消費體驗
作者: kenike 2022-07-09 20:14:00
台灣設計太奇怪 一堆公務員又在那邊哀哀叫
作者:
access (office)
2022-07-09 20:14:00早期中職應援也在外野,是後來才移來內野在外野有個好處,要應援去外也要專心看球在內野
作者:
access (office)
2022-07-09 20:16:00但現在應援在內野,買外野誘因就低很多會檢討外野也不意外就是
喜歡坐內野上層跟外野,不會被應援影響,可以好好看球
如果跟韓職一樣把啦啦隊舞台設在外野....XDDD
作者:
wbw (wbw)
2022-07-09 20:19:00天氣不熱坐外野安靜看球也不錯 天氣太熱就無法
作者:
tue678 (~*幻風*~)
2022-07-09 20:19:00開始看球有印象 04年就是在內野 應援
作者:
suzhou (☂☁☁☁☂)
2022-07-09 20:20:00天母表示
作者:
macair (macair)
2022-07-09 20:35:00外野看球的心情跟內野不一樣,可以更放鬆
作者:
PCC2003 (習慣晚睡)
2022-07-09 20:36:00我只查到職棒初期新竹外野80元,50元是哪裡的?
作者:
DrFord (MIB)
2022-07-09 20:47:00外野應該蓋商場、餐廳、遊樂場之類的
作者:
penaa (penaa)
2022-07-09 20:51:00我也喜歡坐外野,票價便宜人少好吹風。
作者: face8210 (未來靠自己掌握) 2022-07-09 21:01:00
也只有你這麼覺得吧
真的 還不如改成芭比q區在內野烤什麼肉啊 薰死人了
外野應該要改成酒吧、烤肉區、把費、摩天輪 花蓮那種草皮看台才對
作者:
goldseed (黃金種å)
2022-07-09 21:17:00卡拉OK也可以考慮
韓國一些新式的球場 外野確實是去逛逛吃東西的地方 座位反而比較少
有一陣子應援是「內外野都有」什麼時候及為什麼只剩內野就是很值得思考的問題。
最早官方應援應該是在外野 但是內野會有選手自己應援團(像光輝組之類的)也在帶 後來是黑暗期沒人進場 為了讓場面多少好看一點 把應援團整合都放內野 之後又再導入啦啦隊 變成現在這樣
作者:
CCptt (CC P TT)
2022-07-10 01:19:00火腿的應援在內野耶 外野應援是客隊
作者:
Arodz (鎖一點螺絲...)
2022-07-10 01:21:00就沒這麼多人進場 要內野2萬 外野1萬 請多進場吧